第04版:日报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日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3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节与介子推
□吴垠康

    扫墓祭祖,踏青插柳,天涯海角,魂牵故土。千百年来,清明时节的特殊情愫,让根祖文化蓄积了强大势能,使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固若金汤。然而,当人们在清明小长假里享受节日时,也许不知道,传承的风俗竟来自寒食节。

    就像端午节与屈原有关一样,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

    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皇室操戈算不得新闻。晋献公宠妃骊姬为了让儿子奚齐继位,在太子申生献给父皇的酒里偷偷下毒,公子重耳见哥哥遭陷害丢命,自知危在旦夕,带着一帮臣僚连夜出逃。逃亡生涯,颠沛流离,人家同意你来政治避难就要谢天谢地了,至于能否接济一点碎银子则要看脸色。

    在遥遥无期的“黎明”前,一些臣僚动摇了,以致流亡队伍日渐萎缩,最后只剩下包括介子推在内的五个铁杆追随者。逃到卫国时,重耳连吃饭喝粥的钱都没有,不得不以野菜充饥,但被山珍海味娇惯了的肠胃受不了啊,就在重耳饿得抬不起脚时,一位臣僚弄了碗香喷喷的肉汤来。久旱遇甘霖,但见重耳两眼放电,也顾不得什么斯文,待狼吞虎咽之后,遂打着饱嗝问道,肉食何来?才知道竟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他含着热泪哽咽有声,他日若得天下,必定重赏众卿。也许是老天眷顾,重耳流亡19年后,在秦穆公等外部势力支持下,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也就是后人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刚刚坐稳龙椅,就急忙践诺分封。名至实归的从亡臣僚们很庆幸当初跟对了主公,一个个暗自窃喜,唯有介子推郁郁寡欢,因为两轮分封行赏他都榜上无名。母亲劝他去晋文公哪里沟通一下,谁知道这哥们脾气忒犟,对邀功请赏嗤之以鼻;再忍着性子空等几天后,心彻底凉了,一气之下背着老母回了老家。

    某日,晋文公正在批阅奏章,侍卫从宫门外捡来一封匿名信,内文写道:蛟龙想上天,五蛇为辅佐;蛟龙已腾云,四蛇有居所;只有一条蛇,怀怨独流落。晋文公看完信后,惊诧莫名,信中所指的五蛇,不就是提着脑袋追随自己19年的五个臣僚吗?这才恍然大悟,那个不喜邀功请赏、不爱汇报思想的介子推,两轮分封行赏居然都给漏掉了。于是赶紧差人去请介子推,才知道他已背着母亲走了。于是晋文公起驾亲自去他老家,谁知他与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

    这回晋文公不答应了,一则怕天下人笑话他知恩不报、背信弃义,二则国家百废待兴急需老将出马、巩固政权,命令手下务必把人找出来。茫茫绵山,人在何处?喊话的人喉咙沙哑了,搜山的人衣服划破了,介子推却像人间蒸发般音信杳无。晋文公不知所措,有人进谏说,介子推是孝子,何不放火烧山逼其出来?晋文公也许对介子推性格了解不够,也许对放火烧山的后果估计不足,反正病急乱投医,一拍脑袋就把这个馊主意给采纳了。水火无情啊,烧了三天三夜之后,人们在一颗柳树下找到了介子推和母亲相拥的尸体,且在土坑里刨出了一块藏匿的衣襟,上有血书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就这样,一场可以避免的人间悲剧,阴差阳错地定格成晋文公心头挥之不去的痛楚。

    晋文公好心办了坏事,捶胸顿足,忏悔万分。第二年春天,下令全国在介子推忌日禁烟停火,冷饮寒食,既可抚慰内心愧疚,更可寄托无限哀思。好在百姓皆仰慕介子推忠孝高洁,皆相沿成习,逐渐发展成集祭扫、插柳、踏青、秋千、斗鸡、蹴鞠等风俗为一体的寒食节。因寒食节在冬至节后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两天,到了唐代,干脆合二为一,安排假期五天。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日报2版
   第03版:日报3版
   第04版:日报4版
   第05版:日报5版
   第06版:日报6版
   第07版:日报7版
   第08版:生活8版
忠肝义胆冠朝野
参加央视“梦想微剧场”节目
美出自己的姿态
清明节与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