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肩负人民寄予的深切重托,市三届人大代表共提出21件议案,积极发挥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作用。21件议案分别由市人大相关专委会办理。各承办单位充分征求议案领衔代表意见,深入调研,狠抓落实,办理效果成效明显。
【关注健康】
食品安全大于天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问题。陈文斌等12名代表提出《关于请求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议案》想百姓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该议案的办理工作,将其列为2011年常委会的重要民生监督工作,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了以“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倡议书,希望各级人大代表关注食品安全、维护食品安全,积极为食品安全献计出力。
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八进”活动和“食品安全行·达州网络媒体在行动”等活动,在网络上开设了“达州食品安全行”专栏,有效宣传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知识,与广大网民进行互动,营造了较好的食品安全监督舆论氛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深入到中心城区的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企业、农贸市场开展执法检查,明查暗访并曝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中的违法行为,组织专题询问,全力推动食品安全建设。
【关注文化】
重视软实力发展
根据常荣等13名代表提出《请求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的议案》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市级文化单位及通川区、达县、万源市、渠县等地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在2012年6月27日的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作出了《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立足达州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开展好文化采风、理论研究、文化传播等工作,准确提炼达州文化特质,科学总结巴渠文化价值,不断提升达州文化美誉度和影响力。
扶持“巴山作家群”等地域性文艺创作品牌,培育各文艺门类领军人物、催生精品力作。开展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丰富中国·达州元九登高节内涵,办好达州艺术节、达州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统筹做好“一县一品”文化名片的确立、规划和打造。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发挥巴渠文化优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龚兢业等13名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提请达州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的议案》。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结合达州实际,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草案)。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作出了《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决定》。《决定》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文化发展的需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合理设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形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注教育】
情倾百年大计
唐朝霞等13名代表提出《关于请求市人大常委会督促达州市产业园区建设与职业教育互动的议案》就是重视教育的体现。市人民政府在承办过程中加强领导,组成专门队伍,强有力地推进职教园区建设,目前市职业教育园区初具规模。
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办理何昆伦等15名代表提出《关于请求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的议案》,组成执法检查组,先后深入万源市、开江县、达川区等地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实地察看、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全市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提出了强化法律宣传,加大经费投入;坚持素质教育,整合教育资源等审议意见。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着力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义务教育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按照张永霞等17名代表提出的《关于请求市人大常委会就我市终身教育问题作出有关决议决定的议案》的要求。由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市内各地,又赴宁波等地,就终身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学习考察,获得了大量资料,形成了《决定》草案初稿。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该《决定》。该《决定》的出台,开启全省人大系统之先河,得到了省人大及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发展我市终身教育事业,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切实提高我市公民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注环境】
改善生态文明
我市面临着越来越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黄绚珠等17名代表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提出《关于请求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议案》,市人大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与提出该议案的代表进行了认真沟通,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
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向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民参与;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工作重点,注重治理实效;强化责任落实,健全防治机制”的审议意见。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