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感情。看着家乡的农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还过着比较贫穷的生活,我心里非常难受,一心想用自己的能力来改变现状。
2009年我大学毕业,我先后参加了政法干警考试和大学生村干部考试,两个考试都通过了笔试,不巧的是两个面试都是同一天同一时段。一边考上后是令人羡慕的公务员,一边是即使考上也是“招聘的临时工”,何去何从?最终,我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放弃了做政法干警的面试,选择了大学生村干部,正是这次艰难的选择,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村官招聘分配把我分在了万源市丝罗乡邓徐坝村,任村主任助理。刚到邓徐坝村,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该村是一个自然条件很差的贫困山村,庄稼勉强能自给,如遇自然灾害,村民只有勒紧裤带度日。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再难也要走下去,我想。我把衣物被子直接搬到村里,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慢慢地,取得了村民的信任,适应了村上的生活与工作。正当我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场时,2013年4月,我在医院检查出得了尿毒症。这个消息对我犹如晴天霹雳。后来在党组织和社会人士的关心帮助下,住院、换肾、保养,我迎来了第二次生命。2014年6月,我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大恩不言谢,至德勿用言。”我决心用我的青春和生命好好工作。邓徐坝村地处山区,土地利用率低。我和其他村干部反复商讨,决定对部分土地进行“试水承包”,使土地成片集中,因地制宜发展一些比较好的经济作物。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我自己带头承包了村里的50多亩土地,种植山药、药葵。
“有志者,事竟成。”抱着这样的信念,我每天在地里摸爬滚打,50多亩山药、药葵在田地里茁壮成长。不到两年,我不仅支付了所有的土地承包费,还聘了50余名农民工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一人富,不算富;百姓富,心才安。今年,我把山药、药葵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亩。同时,我发动十多户村民共同种植,形成了规模效应,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丝罗乡邓徐坝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药材之村正在大巴山深处悄然形成,村民也逐渐走上了幸福之路。 (万源市丝罗乡邓徐坝村支部副书记 马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