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达川区百节镇交通村村民陈昌宣打进本刊热线18381835777称,应补助的2.2万元危房改造费用在去年打卡直发到位1.45万元后,剩余7500元一直未到位。他希望通过本报了解尾款为何迟迟未到位的原因。
据了解,陈昌宣所住的房屋早前就被界定为危房,但由于家庭困难一直无法新建,2012年春季房屋垮塌。房屋垮塌后,镇上主要负责人及区建设局的工作人员都前来进行了调查了解,考虑到原屋基后面是一大片岩,提出迁址重建。同时,由镇政府出面租住了外出务工村民的闲置房,进行善后安置。之后,陈昌宣靠亲戚资助和借款按政府提出的方案修建了新房,并申请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我房子2013年就修建好了,去年的一笔1.45万元补助也已打卡直发到位,今年9月房屋进行了验收,剩下的7500元啥时能到位?”他问。
【部门回复】
就陈昌宣所询问题,当天上午,记者致电达川区建设局村镇管理中心了解了相关情况。
“按照中央的危房改造补助政策,补助对象必须符合五保、低保、贫困残疾人家庭及无房户等相关要件,但由于受名额指标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该项补助。”该中心主任李瑞告诉记者,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房屋修建完并经当地政府组织验收后,由其个人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经住建局审核后才能受理。就陈昌宣这种情况,2013年所打卡补助款应属民政补助款项,而剩余的7500元则是他们所在部门的补助范围。
至于该房屋验收数月后仍未补助到位,李瑞介绍,这主要是还有一个联合核查过程。“上周我们已联合区财政、民政、国土、发改等部门前往核查验收,如不出意外,剩余款项年底就可补助到位。”她说。
□本报记者 李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