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0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委主任委员李清禾率队来达,就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前往了巴山书画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绍奇、秘书长陈绪科陪同调研。
位于达州凤凰山风景区巴人文化广场旁,由原建陶厂改建而成的巴山书画院,占地6100平方米,与巴风楼和乌木苑珠联璧合、相互映衬,形成了我市一道亮丽的艺术文化景观。
步入巴山书画院内,1000平方米的陈列大厅,设计大气,布局巧妙,艺术脉络清晰。古代部分,从战国时期具有巴文化特征的艺术图腾虎钮开篇,汉书中的典型珍品渠县冯沈二阙“八分书”,“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的唐朝大画家韩滉所绘《五牛图》,最早记述我国茶事活动的万源摩崖石刻《紫云坪植茗园记》,精通诗文和书法的破山禅师所书《牧牛颂》,以及遍布于达州境内各地的雕刻艺术等均一一呈现。近现代部分,不仅有早期活跃在我国艺坛的达州老一辈书画家的精品力作,还有将军、诗人造诣深厚的书艺展示,更有艺术教育家魏传义、著名雕塑家龙德辉、国画大师刘伯骏等的作品。在现代部分的另一个陈列区,达州本土现当代著名书画家更是人才济济。而在影响全国的书画艺术大展陈列区内,张爱萍将军百年诞辰全国书法展获奖作品、新农村印象·全国版画作品邀请展的部分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大巴山艺术的强劲态势。
“巴山书画院是集收藏、传承、研究、展示、交流、培训于一体,作为我市公益性的文化窗口,自开馆以来,每天都有许多市民结伴前来参观。”巴山书画院院长马骏华介绍说。通过马骏华的解说和亲身的体验,李清禾连连点头称赞:“一走进艺术气息浓郁的巴山书画院,就感受到了达州悠远、厚重的巴文化,能欣赏到这些产自大巴山的艺术精品,让人赞叹不已,达州不愧是一个文化强市。”
(本报记者 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