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记,我想申请低保,可不知道啷个办,村里能帮我一下吗?”近日,渠县中滩乡宋岭村70多岁的雷作宣老人,来到村里的便民服务代办点寻求援助。
“老人家,您家的情况我们都了解,完全符合申报低保的条件。可凡事都得按程序来,您首先需要填写本人申请、经济状况证明、村组意见等材料。”村党支部书记文仕友耐心地解说道。
一听要填材料,雷作宣的脑壳马上“大”了:“老汉我大字不识一箩筐,啷个填?”“您老不用愁,只管介绍情况,我们帮您填。”文仕友一下子看透了老人的心思,急忙安慰道。
雷作宣是宋岭村2组人,儿子因车祸不幸去世,自己和老伴带着年幼的孙子生活,很是艰难。“一直想申请低保,可听说要去乡民政办,我就打了退堂鼓。”由于年纪大了,出门很不方便,再加之不识字,即使到了乡上,“也分不清东西南北”。
“听说村里设了代办点,我就过来试试看,希望能帮我把低保办下来。”
代办点没有让雷作宣失望,众多的申报材料很快填写完毕。“下一步,我们会把材料上交到乡民政办。您什么事都不需要问,只管回家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自去年3月份便民服务代办点设立以来,已为群众代办事项80余件。”据文仕友介绍,代办点的代办事项种类繁多,包括补办农保卡、申请低保、高龄手续、分户证明、独生子女奖励扶助证明、更改姓名证明等20余项。
“代办点的设立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搭起了一座桥梁。”代办点设立前,不少党员干部无所事事,“整天看看报纸、喝喝茶水,不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形式主义严重。”代办点设立后,4名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面对面为群众服务,一下子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同时也改进了自身作风。
【延伸阅读】
渠县以建设村(社区)服务型党组织为落脚点,把解决群众“办事难”作为突破口,通过开展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办事不出村(社区)工作,实现了党建工作和改善民生“双推双赢”。截至目前,全县已设立56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累计为群众代办事项达229300余件,现场办结22600余件,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办事不出村(社区),受到了群众的普遍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