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千斤重担”形容压力,但对通川区北山乡顺堂村村民吴洪伦而言,他所面临的压力用“万斤重担”形容或许更贴切——年幼的儿子患有脑瘫,掏空了所有家底;孝顺的女儿前不久又患上了尿毒症,贫病交困的吴家风雨飘摇……
北山孝女 辍学打工照顾脑瘫弟弟
在今年51岁的吴洪伦看来,自己命运凄苦,甚至窝囊,唯一值得骄傲的,便是有个懂事的女儿。他的女儿吴太玉,前不久刚满23岁。
吴洪伦和爱人在生下吴太玉不久,便远赴浙江温州永中镇打工。吴太玉在12岁时,到永中镇与他们一起生活。
“玉儿从小听话,学习成绩也好,家里的墙上全是她的各种奖状……”吴洪伦说,女儿那时在永中的一所中学读初中,每天放学都早早回家给在工厂上班的父母洗衣、做饭,这让邻居们十分羡慕。
虽然远离家乡,工资收入也不高,但女儿孝顺懂事,吴洪伦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但这幸福很快被打破。2004年,老吴的儿子吴翰林降生。中年得子的吴洪伦还没从喜悦中缓过神来,厄运接踵而至,儿子竟患上了脑瘫!
吴洪伦和妻子四处借贷,带着儿子外出求医,短短两年花费达数十万元。在重重压力下,吴洪伦刚过不惑之年便满头白发,而不会说话、不能走路的儿子更让他心力交瘁。
这一切,年少的吴太玉看在眼里。2007年,初中毕业的吴太玉考上了温州市的一所重点高中。看着一筹莫展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弟弟,吴太玉悄悄将录取通知书藏了起来,她决定辍学打工。吴洪伦坚决反对,“就算卖血,爸爸也要让你读书。如果没有文化,你将来怎么办啊?”
吴太玉倔强地说:“我不读书了,我要照顾弟弟,不能让这个家毁了……”这天夜里,她哭了。
16岁的吴太玉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一边在美容院打工,换取每月800元的收入,一边照顾弟弟的饮食起居,俨然一个“小妈妈”。
命运多舛
坚强女孩身患重症盼重生
“从2007年到现在,玉儿没有进过一次商场,没有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每个月底发了工资,她都准时交到我手上……”吴洪伦说,这么多年他最对不起的是女儿,最感激的也是女儿。
困苦的生活,没有击垮年幼的吴太玉,她变得更加坚强。2012年,她成为所在美容院的店长。随着收入稳定增长,弟弟得到系统性治疗后,站了起来。
已经长大成人的吴太玉开始期盼着早日成家,做一点小生意,赚钱还债。但事与愿违,今年7月,吴太玉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眼睛发红肿胀,视线变得模糊不清。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为了省钱,她瞒着父母在小诊所里买了些药治疗,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7月下旬,忍受不了病痛折磨的她偷偷到医院体检,发现竟有可能是尿毒症,必须住院检查治疗。直到这时,吴太玉才将实情告知了父母。
为了省钱治病,吴洪伦和妻子带着儿女回到了家乡。此时,家里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已经倒塌,他们只能借住在亲戚家里。
经华西医院确诊,吴太玉系尿毒症前期病症,治疗费用高昂。所有人都知道,只有筹到50万元的治疗费用,吴太玉才有可能康复重生。但这笔钱对于债台高筑的吴家而言,是无力再筹的巨款。
“谁能救救我?我一定能好起来,我要工作,我要照顾弟弟,我要回报所有帮助过我的好心人!”病床上的吴太玉语气坚定。她知道,达州,有最热心公益的媒体,有满怀爱心的好人。
爱心捐助热线:13587407628
□本报记者 谭楚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