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生活2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3年度大竹县党政领导班子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

    务中心,打造市级电子监察系统示范点一个。以“项目突破年”活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等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前三季度续建重点项目179个、新开工60个,完成投资97.5亿元;向上争取项目272个、资金8.4亿元;招商引资履约项目52个、到位资金86.5亿元。国道外迁、土地滩水库、龙潭水库渠系配套等重大基础工程顺利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通讯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北城新区、东湖新城加快拓展,北门、十字街片区等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北城干道、东湖大道和一批次干道加快推进,护城河治理、城市“雨污分流”加快实施,功能配套日趋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支持山后乡镇发展的“15条措施”有效落实,第二轮10个特困村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成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48万亩;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投入“9+8”民生工程资金12.72亿元、惠及群众129万人次,完成县城区9个社区104个民生事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在第十四届西部博览会上,大竹县成功进入“西部竞争力十强”。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纪委的精心指导下,大竹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核心,扎实开展办案安全“三大活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纪律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龙头建机制,党政齐抓共管,全面落实责任

    (一)落实责任分解机制。一是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分管领导和专门工作人员,并全面落实责任分解,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县级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68份。二是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要求,制定《县级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考核评分办法》,分别从常规工作、重点工作、案件检查等方面予以量化考核,督促责任落实。三是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半年督导检查指导工作,逗硬年终目标管理,切实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年初有专题研究部署、年中有监督检查、年末有绩效奖惩。认真抓好廉政审查和领导干部出国(境)申报工作,及时为拟提拔、表彰、出国(境)的党员干部出具廉政意见262人次,因廉政问题,3人被取消提拔表彰资格。

    (二)构建工作推进机制。出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的意见》,将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县级领导、牵头部门和协办单位;县委常委会每月定期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及社会评价工作汇报,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突出问题台帐管理、整改任务交办、限期整改、整改成效群众评估等机制。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听取党风廉政建设及社会评价工作专题汇报6次,召开全县乡镇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5次,发放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整改任务督办通知书17份,整改突出问题17项。

    (三)完善结果运用机制。制发《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实施方案》和《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的通知》等,在接受省对县评价的同时,开展对乡镇和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并实行单项目标考核。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排名靠前的乡镇和部门进行通报表扬,对排名后三位的乡镇和部门进行廉政约谈;对排名倒数第一位的乡镇、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单位和主要负责人评先选优和提拔任用资格,并对其单位主要负责人诫勉谈话;对连续两年倒数三名的乡镇、部门主要领导进行组织调整。

    二、强教育树信念,提升拒腐能力,优化党风政风

    (一)加强廉政文化宣传。扎实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和“讲党性、树新风、重实干、促发展”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全县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学习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五大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召开预防职务犯罪宣讲会,通过《警惕资源背后的腐败》《人生能否重来一次》等宣讲报告,强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并充分运用《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和《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电教专题片,增强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和自律意识。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大讲堂”活动,各级“一把手”带头讲廉政党课300余场次,开展科级干部任前廉政教育谈话200余人次。深化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创建市、县廉政文化示范点40个。积极选送40件作品参加全市第三届“清风颂”廉政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22幅作品获奖。编发《廉政手机报》《廉政大竹》19期,受教育人数近2万人。不断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舆情研判和处置工作,撰写网评30余篇,及时收处涉腐舆情3起。

    (二)推进防控机制建设。围绕权、钱、人、物等环节查找廉政风险点,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防控措施。从梳理行政职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入手,建立“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三道风险防范防线。围绕腐败动机、腐败机会、腐败成本、反腐力度等防治腐败的核心要素,按照“机制+环节+制度”模式,强化县、乡镇(县级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村(基层站所、两新组织)、“三层六类”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建设,全面推进具有大竹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按“七个一”标准加强非公企业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规范了非公企业纪检组织设置范围、形式以及履职途径和方法,在全县28个建有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建立规范化纪检组织。

    (三)强化干部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大竹县《关于实施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六项制度》,采取效能档案管理、“廉洁指数”评价、廉政约谈、向县纪委全委会述职述廉述德、特邀监察员制度和新闻舆论监督等有效举措,强化干部的监督,对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今年初,分两批次组织43个县级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向县纪委全委会进行述职、述德、述廉,并接受民主测评。加大对扶贫移民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健全扶贫移民项目资金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连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纠正问题2个,收集采纳基层建议12条。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监管制度,确保了分配公平公正。严格执行中央、省、市相关规定,加强对庆典、研讨会和论坛活动的监管,并严格按规定报批,基层负担明显减轻。积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发挥乡镇纪委职能作用的实施意见》,明确乡镇纪委工作职责、工作重点,完善片区联合办案机制和目标考核机制,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三、正风肃纪查要案,树立良好形象,维护群众利益

    (一)以人为本,纠正“四风”,保障群众权利。召开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专题会议和全县行政执法队伍作风整顿活动动员大会,分别通报全国、全省违反“八项规定”和涉及“四风”典型案例22件,通报县内“四风”典型案件6件和行政执法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件4件。强化抗震救灾款物筹集和拨付的监管,确保700余万元善款安全。查处学校乱收费行为,涉及金额20余万元,严肃查纠了东柳中学违规补课行为,给予党政纪处分14人。坚决纠正涉农乱收费和侵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审查6家种子生产企业、264家种子、化肥、农药经营业主资格。坚决纠正公路“三乱”问题,不断规范涉路涉车执法行为。强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全县54家医院、384个村卫生站全部实行网上药品招标采购和零利润销售,采购总额4636万元,让利695万元。录播《阳光政务》电视专栏节目26期,受理群众咨询、诉求和建议278条,现场解答168人次,问题回复率和办结率100%。建立人民群众参与评价机制,选聘特邀10名特邀监察员对44个执纪执法部门和20个公共服务单位进行民主评议。

    (二)严明纪律,严肃查处,惩治腐败行为坚决有力。加强信访举报线索排查和矛盾排查化解,积极推行领导接访和包案制度,纪委领导接访和督办信访件32批次。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受理投诉举报类信访189件次。强化案件审理和查处,初核案件线索153件,立案97件108人,结案91件,其中大要案2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重点查处了东柳国土所原所长受贿案、石河国土所原负责人受贿案,幸福街小学原校长失职案,柏林镇擂鼓村原支部书记受贿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建立重要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制度,督促案发单位剖析问题,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充分发挥案件治本功能。坚持依法依纪安全文明办案,扎实开展办案安全“大检查、大教育、大建设”活动,制发《办案点精细化管理暂行办法》,严格实行办案过程实时监控和动态监督。健全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早”预警机制,发出“提醒卡”、“警示卡”和“诫勉卡”8张。继续深化案件查处甄别机制,通过调查核实,为10名受到错告、诬告的干部澄清是非,有效保护支持干部干事创业。

    (三)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创新规范。强化纪检监察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建设,巩固深化“三项建设活动”,纪检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全年走访慰问群众60人次,化解各类信访矛盾30余起,办理各类民生实事80余件,发放慰问金2.5万元。强化派驻派出机构和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抓好派驻机构归口管理,建立健全派驻派出干部选用、考核、晋职、交流等制度,不断优化县直机关(单位)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全县配备派驻(派出)纪检组长(纪工委书记)、监察室主任51名。严格实行纪委领导片区(系统)联系制,积极配强乡镇纪委班子,50个乡镇均配备专职纪委副书记,有效夯实基层纪检监察履职基础。建立纪检监察组织约谈制度,对67名纪检监察干部实行“一对一”约谈。按照“履行职能、突出主业,上下对口、积极推进”的要求,不断优化职能定位,及时有序调整纪委监察局内设机构。严把纪检监察干部“进口关”,通过组织推荐、公开考试、考察遴选等方式,为纪检监察机关选调行政、事业人员各5名,纪检监察干部力量不断增强。

    四、抓效能优环境,简政放权便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带头高效执行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以效能监察为切入点,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投入财政资金208万元,添置设备93套(台、件),将电子监察系统延伸至乡镇便民服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2013年度大竹县党政领导班子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
2013年度渠县党政领导班子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
2013年度开江县党政领导班子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