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生活4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谱写人民防空的绚丽篇章
——达州人防工作抢抓机遇破解瓶颈

    □本报记者 何晓丽 王万礼

    近年来,达州人防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人防业务工作,按照“战时靠得住,平时用得上”的总要求,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按照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加强人防建设,使达州人防工作融入到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应急预警、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呈现出“战时防空、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高效运转状态,为繁荣达州经济、方便群众生活发挥着积极作用,谱写了人民防空工作的绚丽篇章。

    破解瓶颈—— 健全制度,规范“结建”工作

    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林作平在一次人防工作会上说:“我市人防工作历史欠账太多。不是说同志们过去没有努力、没有成绩,而是说与时代发展相比,正在突出表现为三个不相称——与目前政治地位不相称,与现代城市建设要求不相称,与兄弟城市发展速度不相称。这种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面对人防工作的千头万绪,达州人防从基础做起,拓展思路,找准了人防工作的突破口。

    “结建”是人防工作的重心、人防建设的基石,达州“结建”工作开展20多年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结建”工作不规范,“结建”的各个环节缺少相应的配套制度。

    规范易地建设费减免制度。国家有关的人民防空法律法规规定:人防易地建设费是国防资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减免、挤占、挪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办报请市政府同意出台了《达州市人防易地建设费收支管理暂行规定》,把人防易地建设费减免的核准权放在了市政府,无论面积大小、金额多少都一律由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

    规范人防“结建”审批制度。通过规范易地建设费的收取,达到了“以收促建”的目的,申请办理“结建”的项目增多,防空地下室建设面积和人防易地建设费征收金额都成倍增长。

    统一认识标准建。首先针对一些开发商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要求按照其建筑总面积的2-3﹪来确定其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标准这一情况,该办组织召开了党组会讨论学习了《人民防空工程管理规定》,并向省人防办进行书面请示,最后在机关内部达成了共识。其次严把新老政策衔接关,2012年6月1日起全省开始执行新的人防易地建设收费标准,由于新老政策收费标准相差较大(由15元/平方米调整为40元/平方米),处理不当国防资产将受到重大损失,也易滋生腐败。为了使人防易地建设费应收尽收,该办专题召开办公会、党组会进行讨论,对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几种情形书面向省人防办进行了紧急请示,严格按照省人防办的答复精神进行办理,有效防止了新老政策衔接中人防易地建设费可能受到损失或产生不廉洁的行为。

    健全制度必须建。2000年政府机构改革,原达川地区、达川市、达县人防办三办合一,成立达州市人防办,个别地方对人防工作不理解、不重视,一些建设项目在未办理人防手续的情况下规划建设部门就办理规划、建设施工手续,造成了国防资产流失。通过积极的努力,市政府出台了《达州市中心城区新建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规范意见》,指出未经人防审核,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部门不得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未经人防出具《缴清人防易地建设费认可书》和《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合格备案书》,建设部门不得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管部门不得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从根本上解决了个别建设单位钻制度的空子,人防易地建设费产生滴、漏、跑、冒现象。

    加强管理规范建。为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防止经办人员“吃、拿、卡、要”等现象,出台了《达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人防建设行政许可(审批)有关事宜的通知》、《达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关于行政许可(审批)应当审查有关内容的通知》,对窗口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

    做足增量——

    应建必建,人防建设硕果累累

    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该办牢固树立重在建设的思想,近年来达州人防建设硕果累累。

    指挥通信跨越发展。一是将人防通信警报实行中控网络化改造,在机房实现无线网络化集中控制,改变了原来人工到警报点控制费人费时的弊端。二是更换了无线电短波数字电台,改变了原长波电台通信距离近、效果差的弊端。三是增加了人防指挥通信手段,分别承租了地方电信光缆和军队光缆,开通了光端、程控、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数据传输、人防专用电话。为提高人防机动指挥能力,购买了人防机动指挥车,改变了过去通信手段单一、特殊地域难以完成任务的困境。四是人防指挥工作全面展开,组建了人防专业团,每年对人防专业队伍进行了整组、整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扩大,城区人口增多,对城市防空袭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按标准建设了复兴、罗江、君塘三个人防疏散基地。建设了达州市人防核心疏散基地,在全省率先投入使用。

    工程建设硕果累累。按照“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大抓工程建设。8年来共修建防空地下室30多万平方米,是解放以来修建人防工程数量的2倍多。在中心广场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未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修建人防工程1万多平方米,不仅解决了近千人的就业问题,还每年为国家提供税收上千万元。八年来共投资100多万元对二普、塔沱、梧桐梁、人民公园等早期人防工程(防空洞)按现在标准和市民要求进行升级打造,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为市民提供休闲避暑场所。

    规模化人防工程建设全面开工。一是加大结建工作力度,去年“恒阳骊都”12000平方米的结建人防工程和“西苑佳居”9000平方米的结建人防工程已竣工验收。二是达川区“升华广场”的30000多平方米结建人防工程已开工建设。根据达州南城建设城市综合体,配套设施全面,建筑面积大,居住人口多这一契机,该办简化审批程序,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已批准结建人防工程2万多平方米,兼顾人防工程8000多平方米,现已开工建设。三是火车站站前广场规模化人防工程建设开始启动。去年达州火车站进行扩能升级改造,该办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同意了在达州火车站站前广场处修建人防工程,省人防建筑设计院先后三次踏勘现场,对火车站站前广场近2万平方米的人防工程进行了初步设计,市政府召集市级相关部门对该工程的初设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修改设计意见,现该工程的初设修改完毕。四是积极储备一批规模化人防工程。今年市政府招商引资拟在达州西城建设“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在莲湖片区(近500亩)引进红星美凯龙建商业城,该办积极建议市政府在该地域内修建规模化人防工程,这样既可以完善城市功能,又可以为市民平时提供应急避难场所,战时用于防空。在两地至少可以结建8万多平方米的规模化人防工程,为规模化人防工程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镇人口万人以上乡镇预警报知系统稳步推进。达州是洪涝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为了平时洪水来临前可以给老百姓提供预警报知信息,战时用于防空,按照先主后次、先急后缓的原则,先后对全市沿州河、巴河的乡镇安装了34台人防警报。大竹县人防办还对全县所有的乡镇都安装了1台人防警报。

    管好总量——

    应收尽收,强化人防工程管理

    为确保人防“结建”工作达到应建必建、应收尽收和管理好人防工程,市人防办创新开展工作,通过加大监察力度、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等措施,确保国防资产不受损失。

    加强对人防执法工作的监察力度。在全省人防系统率先成立了人防执法监察机构,六年多来,共查处违法建设项目120多件,追收人防易地建设费2000多万元。2009年达州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擅自拆除人防工程,执法监察科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进行了查处,分别下达了赔偿人防工程500多万元的行政处理书和5万元行政处罚书。

    加强对人防易地建设费清理的监察力度。根据2012年全省人防办主任会议精神,市人防办对2002年以来人防易地建设费的征收、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清理,重点查看有无市政府减免批复,符不符合减免政策规定。此次清理,发现全市共欠缴人防易地建设费的建设项目有6个,其中市本级4个。对欠缴人防易地建设费建设项目及时下达了追缴通知,现全市共追缴人防易地建设费近200万元。

    成立了人防资产管理委员会。为搞好人防工程的管理,先后投资80多万元对1976年版的城区人防工程档案,按现在的地质地貌和电子技术重新制图,对城区所有人防工程(含早期人防工程)制作成人防工程电子档案,便于指挥手段信息化。为提高人防工程平战结合收入,由职工民主推荐人员成立了人防资产管理委员会,对平战结合工作进行管理,并采取竞租的方式对人防工程进行招租,仅中心广场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每年就增收10多万元。

    县级人防成功组建。《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人民防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市政府督察室牵头,市编办、达州军分区、市人防办参与对各县(市)开展人民防空工作进行督察。现各县(市)人防办已组建并作为省级人防重点城市管理、独立运行,各县人防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为人防工作向基层延伸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仅今年上半年各县(市)征收人防易地建设费就达3000多万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生活1版
   第02版:生活2版
   第03版:生活3版
   第04版:生活4版
   第05版:生活5版
   第06版:生活6版
   第07版:生活7版
   第08版:生活8版
谱写人民防空的绚丽篇章
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