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市茶果技术推广站选育的果树新品种自在全市推广以来,甜脆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较好的经济效益调动了广大果农种植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巴山脆李”栽培面积已达3万亩,产量1.44万吨,产值1.152亿元。5年内,全市“巴山脆李”种植面积计划增加到10万亩,将建设标准化现代果园5到10个。
据介绍,“巴山脆李”源于我市本地栽培的青脆李实生变异,由达州市茶果技术推广站成立的脆李新品种选育课题组,在四川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历经近20年选育而成,于2011年12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果树新品种。2011年11月,向农业部成功申报成为我市第一个水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经过宣传和发展,“巴山脆李”在市场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成都、重庆等地的客商前来订货,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同时,还引起了省内果树专家及科技人员的广泛关注,省内部分县市已开始引进试栽。
(本报记者 魏华)
“巴山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