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8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守孩子千里迢迢和父母团聚
父母工作太忙无暇顾及

  到了暑假,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小候鸟”们便会从四面八方“迁徙”到大城市,想着和父母享受久违的天伦之乐,但他们却发现,忙碌的父母无暇照顾、陌生的城市难以融入、内心的话语无人倾听,“留守儿童”从农村到城市,却成了“再留守儿童”,还成了意外事故的高发群体。

  一次次伤亡事件都在敲响警钟,我们应该如何呵护“小候鸟”们短暂的亲情团聚?如何为一张张渴望爱的笑脸保驾护航?

  “小候鸟”成意外事故高发群体

  日前,因为父母上夜班,从安徽来浙江宁波过暑假的5岁“小候鸟”小付晚上一个人在家。半夜醒来发现父母都不在身边,就自己摸索着出了家门找妈妈,却在夜路中走失,找不到妈妈的小付只能在路上大哭。幸亏遇上了热心的市民,把他送回了焦急的父母身边。

  类似的小候鸟走失、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仅就溺水事故而言,据浙江省公安厅110指挥中心统计,从6月1日到7月18日,全省共有51个未成年人因溺水身亡,其中大部分为外来务工者子女。

  “小候鸟”是农村大量劳动力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转移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数量相当庞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浙江省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相关专家表示,这些外来务工者大部分处于适婚和生育年龄,假定其中的三分之一育有子女,“留守儿童”就超过600万。而据杭州火车南站的消息,暑假以来,几乎每天有近4000名“小候鸟”从云、贵、川等地来到杭州。

  在企业众多、外来人口密集的杭州市萧山区,公安部门发现,外来务工者子女离家出走案件频频发生,报案数占失踪人口总报案数的20%以上。

  “千里进城”却遭“再留守”

  不少外来务工人员都有这样的想法,等到暑假,把在老家的孩子接过来,买身新衣裳、吃顿肯德基、去趟游乐园、痛痛快快玩一场……可是等到孩子真来了,因为忙于生计,他们却只能把孩子反锁在家里,或者三五成群地在街头“放养”。

  在杭州萧山开出租车的蒋师傅暑假把在贵州老家的两个孩子接了过来。“每天孩子还没醒我就出门了,等我回家孩子早睡着了,虽然在身边,可相处的时间真的不多。”蒋师傅说,因为担心孩子安全,他平时不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就是给他们几十元钱,让他们去附近的网吧。

  提起孩子的孤单处境,这些外来务工者一脸无奈。高强度的工作、超长的工作时间、相对恶劣的居住条件和相对拮据的收入水平,使得这些在城市里举目无亲的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照顾孩子。

  而对于“小候鸟”来说,相较于熟悉的农村环境,充满新鲜感的大城市充斥着不少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放眼望去都是陌生人、没有玩伴、说的家乡话没人听得懂,父母也无力支付高昂的暑期班费用,使得他们融入城市难上加难。

  虽然才从江西到杭州几天,9岁的豆豆已经开始想念家乡的小朋友了。豆豆说:“附近的小朋友都去上兴趣班、夏令营了,我找不到人玩。虽然爸爸妈妈带我去过新华书店,那里有很多看书的小朋友,但我从来不敢跟他们说话。”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小候鸟不但融入当地社会存在重重困难,就是跟他们的父母,因为长时间缺乏感情交流,也显得十分疏离。

  谁来守护“小候鸟”的快乐暑假?

  “小候鸟”的处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面对父母的有心无力、社会资源的不足,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并非易事。在“小候鸟”充满期待的眼神中,谁来给他们一个快乐的暑假?

  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社会学家杨建华说,外来农民工子女来了城市以后觉得特别陌生和孤独,没有办法融入,这从根本上说还是由城乡差异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改变外来务工者和他们的子女是外乡人的观念,从体制上来对他们进行扶持和帮助,让他们有机会共享公共资源和政策的机会与权利。此外,也应该关注“小候鸟”的心理健康,因为长期远离父母,学习、生活乃至人际关系处理中的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正面引导,很容易造成性格的极端化。

  杭州绿岛心理咨询中心青少年心理咨询师潘茶生说:“心理隔阂的消除需要父母和子女‘亲密接触’。企业应该为这些打工者创造机会,多给予他们一些‘亲子时间’,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弥补长期‘隔代教育’造成的心理影响和父母引导职责的缺位。”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客户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教育1版
   第02版:教育2版
   第03版:教育3版
   第04版:教育4版
3
渴望早点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女大学生兼职遭遇裸照陷阱
获全国科创大赛一等奖
留守孩子千里迢迢和父母团聚
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真孤单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缺陷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