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达州市第12届“伊利杯”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现场,一位神秘嘉宾的出现吸引了本报小记者的目光。这位神秘嘉宾是谁呢?他就是曾经驰骋国际乒坛的传奇人物、奥运冠军陈龙灿。今年46岁的陈龙灿是川籍人士中唯一一个乒乓球奥运冠军,曾荣获第39届世乒赛团体冠军、第24届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双打冠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记者:陈叔叔,你从小就喜欢乒乓球运动吗?
陈龙灿:我父亲酷爱体育运动,在我刚会走路的时候,父亲便带着我到县体校观看比赛,不知不觉我对乒乓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只要一遇到打乒乓球,我立刻就会窜到乒乓球台前与小朋友或成年人斗上几盘。八岁那年我有幸被选拔进县业余体校,开始了我的运动员生涯。
小记者:你在事业上奋进的动力是什么?
陈龙灿: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有了兴趣,我训练非常刻苦,球艺进步很快,1980年时便成了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健将!
勤奋是成功的秘诀
小记者:陈叔叔,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陈龙灿: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当年,我立志要在乒乓球事业上有所作为后,在教练的精心指导和同伴们的帮助下,进行了漫长的刻苦训练。
记得在省集训队期间,我每周坚持训练六天半,经常一练就是几箩筐球,挥拍上千次。每次集训下来,体重都要下降10来斤,最多时下降了16斤。由于长期苦练,球艺与日俱长,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球路和打法。
永远感谢祖国的培养
小记者:你在日本工作那么久,为什么没有加入日本国籍?
陈龙灿:1991年退役后,我和妻子宋燕便以交流运动员的方式到了日本,一晃就是十年。按规定在日本工作五年,就可以申请取得日本国籍,但我们一直没有这样做。
“加入日本籍以后,肯定就要代表日本打国际比赛,到时在对阵中国队的时候,我怎么面对,因为我毕竟是从中国走出去的。”陈龙灿告诉小记者,他能有一些成就,全靠祖国多年的培养。因此,作为中国人,他绝不代表其他国家对阵祖国。
要有永不言败的精神
小记者:获得奥运冠军可以说已经到了你事业的巅峰,你为何不见好就收呢?
陈龙灿:获得奥运冠军以后,有亲友也劝我见好就收,但在祖国和事业需要时,我只能抛开杂念,以永不言败的精神继续打下去,为祖国争光。
小记者:在强手如林的世界乒坛上,你用自己18年的青春和汗水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祖国和人民永远记得你,我们衷心祝福你永远幸福和快乐!
陈龙灿:谢谢!借此机会我也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加强锻炼、努力学习,在人生的道路上永不言败!
采访:本报渠县中学小记者:廖姣、杨瑷莲、唐明琼、宾影、苏红、苏娜、黄硕、胡小宇、曾露、文蕾、代华、黄昌兵、王锐、陈雨竹、钟偲荧、文铭、陈雪
·活动指导:王松柏、王泽、黄娟 本报记者 桂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