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市灾后重建工作会议9月23日在渠县召开。会议学习贯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来达查看“9·18”洪灾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奋力夺取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创建非地震灾区重建美好新家园示范区。市委书记焦伟侠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健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出席会议。
焦伟侠首先传达了刘奇葆在达查看灾情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焦伟侠说,在我市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省委奇葆书记赶赴达州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以非常时刻非常之举,关键时期超常努力,扎实抓好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焦伟侠指出,在这次“9·18”特大暴雨洪灾中,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下,行动迅速、协调一致,干群合力、共抗洪魔,取得了抗洪抢险救灾的阶段性胜利。焦伟侠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全市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干部群众表示慰问和感谢。
焦伟侠说,国家实施渠江嘉陵江流域综合整治方案,省委、省政府向达州提出了两个号召。一是号召达州所有受灾县(市、区)要立即把综合治理渠江流域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前期工作,打一场渠江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用工程性方式彻底解决渠江流域连年洪涝灾害的问题。二是号召达州市委、市政府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直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建设一个非地震灾区美好新家园的示范区,创造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新样板。并对达州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要尽快把重建规划和工程的情况,在洪涝灾区进行广泛宣传,坚定灾区人民战胜洪灾的信心;二是要让群众知晓工程的进展周期情况,带领群众在周期内继续抗击洪魔;三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要像“5·12”特大地震震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样,注意避开灾害点,避开行洪道,避开泄洪区。
焦伟侠指出,灾后重建是当前的中心工作,要把受灾群众安置作为第一要务,分紧急避险性安置、过渡性安置和永久性安置三个阶段,扎实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要统筹兼顾、协同抓好住房重建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做好组织发动,采取村帮村、户帮户、亲帮亲等多种方式,解决好受灾群众的过渡性安置。要结合政府过渡性安置的补助政策,大力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动员鼓励受灾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坚定重建美好新家园的信心。要认真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解决好灾区群众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的基础性工作做实做好,根据中央和省上的相关政策规定,研究过渡性安置的具体措施,对灾区生产生活的各项支持性资金进行整合使用,确保灾民安全越冬。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统一规划,按照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机制规划永久性安置。在做好规划的前提下,采取统规统建、分户联建等方式进行重建。
焦伟侠强调,全市上下要协同配合,共同推进工程性永久解决方案的启动和实施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迅速掀起创建非地震灾区重建美好新家园示范区的高潮。要把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以及“两化”互动的工作结合起来,把家园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尽快启动工程性解决方案。规划建设部门要尽快到地震灾区学习灾后重建经验,指导本地区的规划实施。要尊重群众意愿,按照“政府先行一步,群众自愿跟上”的原则抓实抓好。金融部门要尽快提出支持灾区建设的小额贷款计划和工作方案,有组织、有条理地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以生产自救为核心,以互帮互助为重点,尽量缩短到位时间。要大力宣传党委政府的支持政策,充分利用中央和我省一号文件大兴水利等重大机遇,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灾后重建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发扬连续作战、百折不挠、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打赢抗灾救灾、重建家园这场攻坚战。
何健在讲话中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迅速重建灾后美好新家园。要深入细致核查灾情,认真统计,为向上报灾打实基础。要按照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有临时房住、有病能医疗的要求,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对倒房户和严重危房户,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与危旧房改造、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化危为安、变害为利,多方支持房屋重建。要全力抢修水毁设施,按照技术、资金、人员、机械到位要求,加快抢修水毁道路、堤防、电力、通信、饮水等基础设施,力争最短时间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要扎实开展生产自救,抓好恢复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弥补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
黄平林、陈中华、李天满、王全兴、胡杰、吴应刚等市领导出席会议。
(本报记者 谭楚甲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