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八一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1年8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军分区: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军地平安建设整体联动大演练。

  达州军分区是达州市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是达州市委的军事部,兼达州市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1军183师,1950年整编为达县军分区,1993年改称达川军分区。2000年,达州建市,军分区随之更名为达州军分区,现辖7个人武部,2个干休所和达州陆军医院。

  青山着意,鱼水情浓。

  在达州这片红色热土上,一茬又一茬军分区官兵在巴山红军精神的激励感召下,视驻地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紧紧围绕达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组织发动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在重大任务中竭力作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当先锋,在扶贫助学上主动担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争站排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近年来,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遂行急难险重任务中,达州军分区共出动官兵2500余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32万人次,捐款捐物40余万元,抢救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官兵资助1362名儿童上学,先后被总部表彰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成都军区表彰为“抓基层一线指挥部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涌现出剿匪英雄王启邦、抗洪英雄肖昭灿、抗震救灾模范吴小红、党管武装模范书记李向志、国防动员十佳市长何健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永恒主题:让国防观念深入民心

  硝烟已散尽,鼓角声渐远。但增强国防意识、强化国防观念的征程永远不会有尽头。

  作为达州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市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达州军分区始终牢记自身责任,积极创新国防教育工作机制,努力丰富国防教育载体形式,以领导干部和青年学生为重点,开创了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党政军群齐抓共管、双拥共建结合渗透和全民参与普及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次次活动,书写了达城军民的执著与创新。举行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军地联欢晚会,组织官兵重走长征路;在纪念建军80周年,组织“为民服务演出小分队”赴老区和山区宣讲巡演;2009年,开展庆祝建国60周年“红歌连连唱”广场文化活动;去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国防动员法》集中宣传活动;还有全国国防教育日、国防教育法颁布纪念日、征兵宣传周,不胜枚举。

  一组组数据,蕴含了多少不易与艰辛。组织10万余人观看红军影视和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培训派遣军事教员500余人次,组织国防教育课200余场次,设立永久性固定标语18幅,每年悬挂国防宣传标语500余幅,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每年组织300余名县级领导干部参加“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军事日”活动,近两年高标准完成1500余名“9+3”藏区免费职业培训学生军训任务……

  一份份成绩,彰显了革命老区的厚重与辉煌。达州市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张爱萍故居、万源保卫战陈列馆、王维舟纪念馆被评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10余名县以上领导干部被评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十杰” ……

  不变目标:让能力不断适应要求

  锻造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履行应战和应急“双应”职能是党和人民赋予军分区的光荣使命,也是部队建设不懈追求的目标。

  长期以来,达州军分区全体官兵团结奋斗、排难争先,在增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伟大征途中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

  针对抗洪抢险需求和特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达州军分区高标准建成8支1500余人的专业救援技术分队,补充抗洪抢险和处突维稳器材3000余套(具)。坚持对民兵应急分队进行实兵实装验收,及时修订战备方案,扎实开展抗洪救援演练,使官兵民兵遂行急难险重任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去年,利用省灾后重建资金,在省军区部队率先建成了集亚星、E星、GPS、北斗一号五星一体的市应急通信机动指挥系统,实现分区机关与人武部、乡(镇)人武部三级全程互联互通和图像实时传输,有效提高了快速动员和应急指挥效能。

  筹资3500余万元,投资建设达州市国防动员综合训练基地,有效解决我市应急能力训练和全民国防教育设施的瓶颈问题……

  坚守职责: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护航

  危急时刻,军分区官兵把人民利益高举头顶,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镌刻在抢险救灾第一线。

  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1300余人次军分区官兵闻令而动,跨区出征,转战什邡、彭州、青川等地,坚守灾区80余天,共抢救群众300人,转移群众3000余人,巡诊部队官兵和群众9000余人次,消杀防疫30万平方米。筹资20万,为什邡市捐建的卫生站,被什邡市作为村级医疗站样板推广,视搬运场为战场,全力保障“钢铁运输线”不断线,被中组部总结为“什邡经验”推广。

  在“9.3”、“7.8”、“7.18”等特大洪灾来临时,达州军分区官兵按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第一时间投入到抗击洪魔的战斗中,争先锋、挑重担,抢救受困群众、转移群众和财产、消杀防疫、参与灾后重建……共抢救群众1000余人,转移安置群众17万人次,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捐款捐物20余万元。

  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再大的挑战都能战胜,再大的问题都能担当。万源特大旱灾、宣汉县天然气可控制性溢流事件、雨雪冰冻灾害、梨子园隧道大火、达县罐子山森林火灾、通川区文家梁山体滑坡、万源“5.24”特大交通事故……军分区官兵临危不惧,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同灾害与危险展开殊死搏斗,用忠诚和豪迈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最大心愿:让每一名群众都幸福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任务。”这是分区每一名官兵的誓言。

  在扶贫帮困中,主动开展了“百万民兵建功长征路”活动,扎实实施民兵“三个一”先导工程,建立扶贫点62个,与584户贫困群众挂钩联系,帮助136户贫困群众脱贫。在金坪村、山桥村、高寨村、卢陵村、春光村、穿心店村……军爱民似海深的感人故事在群众之间心口相传。

  今年来,通川区人武部唱响“荣誉属于过去,建设不应停滞不前,唯有不断创新发展,单位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他们积极协调地方相关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织攻关,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反恐维稳、森林防火、抢险救灾等多项应急预案,对处置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等组织机构与职责进行了具体规范,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

  去年7月,达县江陵镇遭受暴雨洪灾,洪水退后,到处一遍狼籍。河坝街困难户李邦大一家正在犯愁: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全家人手足无措时,镇武装部长李洪荣带着基干民兵及时赶到。此前,李洪荣已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了40多个小时,他不顾疲劳,立即带着民兵为李邦大家清理淤泥、维修房屋……灾难来临,达县人武部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救灾现场,哪个地方情况最危急、哪个地方最需要人,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

  今年初,万源市持续干旱已达数月,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白沙镇人武部部长何德忠率领民兵应急分队,组成“摩托车送水队”,往返近两个小时拉回山泉水,定期给场镇和偏远山区的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军烈属等送水。一桶一桶“救命水”通过这支活跃在山间的“抗旱送水队”及时送到老百姓手中,极大地缓解了老百姓饮水困难。

  宣汉县新华镇花果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贫困村,为改变其落后面貌,宣汉县人武部与其结为对口帮扶对子,选派一名干部到村挂职,积极发动群众生产致富。人武部还结合该村自然资源,扶持村民发展黑木耳和烟叶,在生产过程中,人武部号召全体民兵“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通过小组帮扶、示范帮带、科技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帮助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

  环境优美的营院、装饰一新的办公楼、正规有序的办公秩序、良好规范的军人素养,这是开江县人武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的真实写照。2009年初,新组建的党委班子确立了“艰苦创业、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 ,叫响“败业可耻、守业无能、创业光荣”的口号,连续两年被军分区表彰为全面建设和安全稳定先进单位,由一个基础差、起点低的人武部跨入到分区系统的先进行列。

  大竹县个别乡镇林区发生火灾,县人武部部长郭兴全不顾自身安危,第一时间带领应急分队前往着火点灭火,在救灾过程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2009年底,政工科长首云峰被查出患有直肠瘤,为了不耽误工作,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直到今年初被查出有癌变的情况,才在部领导强烈的要求下进行了手术,手术后强忍着身体的不适,耐心指导新来的同志……正是有着他们一点一滴的汗水和对武装工作的热情,大竹县人武部先后被表彰为“全面建设先进人武部”、“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渠县民兵应急分队自组建以来,本着“精干、可靠、管用”的原则,坚持“以训促管,以管代训,以用强兵”, 着力在提高“双应”能力上下功夫,先后出动4万余人次,参加应急任务300多次,解救群众50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8千多万元,修建库塘堰109个,成建制投入公益重点工程建设32个,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稳定和谐的环境。

  作为川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军队医院,达州陆军医院坚持40余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总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忠实履行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该院每年都要组织“爱民医疗队”深入乡村、街道、市区和光荣院、敬老院开展义诊巡诊。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哪里人民最需要,陆军医院的“爱民医疗队”就会出现在哪里。“7.8”、“9.3”等抗洪抢险、“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受到了军地领导和驻地人民的高度评价和广泛称赞。

  □邹鹏 唐彦 张秀林 张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日报1版
   第02版:八一特刊
   第03版:日报4版
达州军分区: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真抓实备谋打赢
求真务实谋发展
做人民的“消防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