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如何有效地传递和获取有效的信息,成了每个人关心的问题,而互联网,则是永不过时的课堂。微博热潮的出现,再一次证实了这一点。
让每个人都成生活的记录者
微博的及时共享性让每一个用户都成了生活的记录者,只要你留心身边所发生的事情,随时都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通过微博客户端上传到自己的微博内,与大家进行分享。同时,也可以关注其他人的微博,了解他人身边的新鲜事。
“我每天都要上微博看看朋友今天在做什么,想什么我不用问就知道,还能给他们留言或进行讨论,也能把我自己的心情、感受写在上面,让大家了解我的生活,这样很有趣。”一位微博用户告诉记者。
“微博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自从申请了微博后,我更加留意周围的趣事,每天上下班路上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我都会用手机记录下来,随手发到微博上,感觉很方便。”市民李小姐一年前开始使用微博,现在已经成了典型的“微博控”(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编者注),随时随地都会更新自己的微博动态。
微博的盛行让每个普通人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让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出现了关注者,以生活化的方式,更加及时有效地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
简单易用应用广
简单易用是微博最大的特点,相对于对语言编排要求高的博客和传统媒体,微博的内容具有随意性,只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所以微博对每个使用者来说都容易掌控。
“微博的使用极其方便,特别是对于文字功底较弱的我来说,既满足了自己记录生活的需求,又少了语言组织的麻烦。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可以直接发到微博上同大家分享,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语言是否准确。”微博用户小张如是说道。
和小张有一样看法的微博用户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微博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即便没有电脑,大量的用户也可以通过开通微博的手机等方式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通过这种手段,其新闻的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的“造圈”社交
在微博用户看来,微博的出现就是140字符的革命。它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造就了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交流平台,也使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微博上,素不相识的人可以针对同一件事情展开评论,甚至讨论,无论意见相同还是相左,那一刻的互动,就像朋友间面对面地聊天,彼此的身份也不再陌生。”不少微博用户都认为,微博的出现,让他们对陌生人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也结交了许多新的朋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博就是一个“造圈”的运动,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好工具。通过微博,你可以结识天南地北的朋友。你可以了解明星的生活琐事,可以关注陌生人的奇闻异事,它的这种可接近性让很多人都成为了好朋友。
不可否认,微博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影响力只会有增无减。这看似随意的140个字和简单图片,亲切地记录了整个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以强大的传播能力,使有价值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每位微博用户在活动指尖敲击键盘时,千万别小视了它背后有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
□本报记者 何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