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气温在回暖趋势中明显下降,这就是“倒春寒”现象。对此,医生提醒同学们在紧张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身体,不能让感冒等疾病乘“寒”而入。下面介绍几种应对措施,供大家参考适用。
1.保暖脚底增强抵抗力。不少同学刚一立春,就迫不及待地换上单衣、单鞋。但医生告诉你,人的脚底不能受凉,因为脚底脂肪少,而且许多穴位与人的内脏相对应,脚部受凉就会引起许多脏腑不适。所以,同学们尽量到晚春时节再换单鞋,注意脚底保暖。
2.慢节奏运动。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同学们应尽量抽时间去户外走走。但不能激烈运动,否则会因出汗过多、毛孔开放受到风寒侵袭而诱发感冒。
3.多吃韭菜不怕风寒。倒春寒时,多发性传染病与低气温交织,容易导致伤寒、流感等,我们要多吃葱姜蒜、韭菜等这类稍有刺激性的食物。中医认为,这些食物能够祛风寒、舒张血管,还能够杀菌防病。
4.早睡早起流感远离。倒春寒这种冷暖空气相互交换的天气变化,有利于各种细菌、病菌的繁殖,而且春天风多且大,人体吸入病菌的几率也增大了。因此,春天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建议同学们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为宜。
5.不宜过早运动。春天锻炼要在日出后进行。天色没有大亮时最好别运动,同学们最好不要到有绿色植物的地方运动。因为春天早上雾气重,碰上倒春寒,温度会很低,春天细菌很活跃,太阳没出来时弥漫在空气中,加上粉尘等空气污染,不适合锻炼。还有,夜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排出的二氧化碳较多,天没亮时,在植物旁边运动的话,会摄入大量二氧化碳,对身体不利。
6.乍暖还寒,适当增减衣服。中医提倡“春捂秋冻”,同学们不能因为天气转暖就马上脱掉冬服。因为你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功能与冬季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随便减少衣服也会破坏这种平衡。当然,春季也不能一味多穿,“捂过度”会把热气积在体内,散不出来,伤了五脏六腑,捂出病来;春捂提倡“上薄下厚”,因为人下部血液循环比上部差,更容易受寒冷侵袭。
7.每天清晨含一片姜。古人说:早上吃姜,胜过参汤。中医认为,清晨含姜,既可以活血、驱散体内的寒气,又能杀菌防病,增强抵抗力。口含姜片最好用自制的生姜片,生姜的气味从口腔扩散到鼻孔和肠胃。”
8.喝碗梨子粥,给肌肤喝饱水。倒春寒时肌肤也特别容易干燥,这样光喝水是不行的,需要多喝生津的养生粥。这里推荐一款简单的中药食补粥——梨子粥,能生津止渴、润喉去燥,食用后清爽舒适。
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