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渠县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通过狠抓龙头企业、标准生产、品牌效应、市场建设,做大特色主导产业,把农业龙头调强、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引领全县农业走上发展“高速路”,较好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渠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34元,增加269元。
抓龙头企业,夯实转型升级的“牵引点”。渠县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当地丰富的农业优势资源大做文章,通过政策促进、项目倾斜、资金扶持等措施,积极引导农字号企业有效拉伸产业链,为农业提质增效,基本实现了每个特色主导产业都有一定规模的“农字号”龙头企业牵引。以宕府王食品、琦鑫源食品为龙头的黄花生产企业,辐射带动黄花种植达7万亩;以八仙桥食品、润乾食品为龙头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带动生猪产业规模膨胀,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000多家;以绿明食品、通济油脂为龙头的粮油加工企业,发展订单种植近40万亩。目前,该县发展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2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实现利润8570万元,带动农户23.5万户,助农人均增收近300元。
抓标准生产,突出转型升级“支撑点”。今年,渠县三板乡锦橙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第五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这是继渠县黄花之后,获得的另一张国家级“名片”。渠县在农业生产领域着力推广了标准化生产,围绕黄花、柑桔、生猪等特色农业,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促进特色产业的提升发展。为提升锦橙生产档次,该县制定了“渠县锦橙”地方标准,建立和完善了“渠县锦橙”标准化体系的集成和转化,加大了示范技术支撑,开展了标准化的培训和宣传,建立了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了标准化水平。该县锦橙示范区的面积从4500亩扩大到3万亩,亩产从800余公斤增加到1300公斤,总产量从380万公斤增加到6500余万公斤,锦橙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果农年人均增收134元。目前,全县已发展黄花、柑桔、莪术、水稻等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30多万亩。
抓品牌效应,打造转型升级“闪光点”。该县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科学注册商标,培育发展品牌农产品,占领市场。目前,全县注册农产品商标15只,。渠县”黄花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拥有“宕府王”牌宕渠黄花、“宕府王”牌呷酒、“绿明”牌大米、“宴神”牌柑桔等1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牌,全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发展到87万亩。宕府王食品公司生产的“宕府王”牌呷酒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公司又注册了“宕府王”牌黄花系列产品,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全市重点龙头企业。
抓市场建设,强化转型升级“切入点”。渠县加大对现有农副产品销售市场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培育力度,扩大总量,完善功能,促使农贸市场迅速发展壮大。目前,渠县人民市场、龙溪批发中心、万兴农超等特色专业市场交易红火,城乡各类农贸市场、农产品物流中心发展到近30处。同时,该县通过政策带动、服务推动、科技拉动等方式,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现已发展黄花、蔬菜、柑桔、生猪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8个,发展基地10万亩,带动农户10.8万户,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本报记者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