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标准厂房内机器轰鸣不停,一个个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初冬时节,笔者走进大竹县工业园区,热浪滚滚的繁忙景象扑面而来。2003年以来,该县坚持开明开放,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把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全力打造园区工业平台。今年1至10月,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92亿元,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科学规划搞建设
大竹县工业园区于2003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该县从环境、资源、产业链条等关系出发,按照“产业集群、开发集约、资源集合”的要求,以中心城镇为依托,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各具产业特色的工业园区。成立了工业园区领导小组以及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县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等部门在资金、技术、立项、政策、信息等方面大力支持,并从相关部门抽调10余名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全县工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起来,明确功能定位和产业特点,突出产业特色,形成产业聚集,确保园区的规划与城市化相结合,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今年,该县进一步加速园区建设,在园区干道建成区已达3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启动了东区干道建设,做到水、电、气、路、通讯、光纤、网络“七通”。预计年底干道建成区将达5平方公里。
突出产业上项目
近年来,大竹县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优化要素配置,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平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工业园区,在抓好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项目入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川环公司是第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几年来,该公司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材,并先后与清华、北大等高校、研究院所等建立起了合作关系,成为全国橡胶管科研、生产行业的领军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据统计川环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呈40%的速度递增,今年该公司有望实现3.5亿元的销售目标。
据园区管委会主任曾宪瑜介绍,在项目引进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国家产业政策和环评制度,重点引进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项目,加速了园区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如川环汽车特种高分子油管、鹏翔电子PX系列膜式燃气表、拓威搪瓷高档釉料、川东电缆回收铜再生利用和35kv交联电缆、索渝燃气调峰、维奇食品等项目。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已达26户,正式投产16户,在建企业10户,并还有8个项目正在洽谈中。随着一批企业的进驻,园区产值在全县工业产值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
创优环境强服务
为提升园区服务水平,该县着力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制定了《加快工业发展的十二条措施》,在降低企业准入门槛、用地、税收、出口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信守承诺,全面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涉及的相关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和限时办结制,确保了政策落实到位。对企业入驻园区实行“非禁即入”。放宽政策、注册资本、出资方式等限制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惠的土地政策。对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5000万元—1亿元、3000万元—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竞得价分别超过4万元/亩、5万元/亩、6万元/亩,且在用地成本范围内的部分,由园区管委会对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补贴;优惠的税费政策。入园企业投产之日起3年内,企业所得税县级分享部分的50%和增值税县级分享部分的30%奖励企业;鼓励企业退城进郊。优惠政策的实施,为入园企业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
“贴身”跟踪服务是该县服务入驻园区企业的一个亮点,企业一个电话就可以获得相关职能部门上门服务,解决企业碰到的难题。如今,在工业园区,以川环为代表的机电、以玉竹为代表的轻纺、以海螺为代表的建材、以东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这些产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饶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