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教育周刊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0年6月2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挑学校还是选专业
分数不同技巧不同

  考生和家长热切关注的高考分数终于揭晓,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现在的大事无疑是填报志愿。有这样一句话:想进入一所满意的大学,七分靠成绩三分靠志愿。言之有理。如果说高考检验的是学生成绩,比的是个人实力,那么,填报志愿绝对是个技术活儿,考验的是决策能力,拼的是群体智慧。

  选择院校填专业——“冷门”淘宝

  选专业是为了今后更好就业,不少人把选择的标准定为“热门”专业和名校。招考专家提醒,一些“冷门”专业和特色院校机会多多,可以多花些心思去淘宝。

  近日,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调查显示,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如今遭遇寒流;报考时的“冷门”,如今成了就业“香饽饽”。

  报告指出,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其中,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等8个专业是连续3届(2007届-2009届)毕业生中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数据显示,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率较低的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业。它们属于地矿类专业、航海类专业、土建类专业、机械类专业、材料类专业。

  填报志愿——挑学校还是选专业

  填报志愿时经常面临这个选择:选择一个好学校有可能意味着没有好专业,优先考虑好专业则可能放弃名校。招考部门透露,在接受家长咨询中,两派人各持己见,考生们可作参考。

  ●优先选学校——综合素质决定未来

  “专业可以换,学校就不容易了。”一些人认为,重点大学从师资到硬件都具备优势,学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首先,重点大学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学术氛围上,与一般院校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大学所学的专业并不能完全决定以后的职业。其次,很多重点大学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制,进校后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选修第二专业,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这些家长更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师资力量、学校建设、国家投入等方面差别很大,而学校的传统、校风、学术氛围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的品牌效应也是他们所看重的。从长远发展来看,名校的品牌效应对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优先选专业——选专业就是选职业

  这里说的专业优先,前提是指稍逊一筹的大学的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就业很困难,热门专业起码找工作时机会更多一些。”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主张优先选择专业的人,主要考虑的是就业问题。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是靠专业打天下,而不是依赖学校;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要陪伴人的一生。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虽然专业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界定了未来职业的范围。

  专家建议,对于一般考生而言,有一个原则:高分考生,奔名校;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考分中等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一般成绩考生,奔专业;成绩较低考生,奔实用。

  跟着规划选专业——抓住“热门”

  今年初,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考生们不妨看看,其中有没有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幼师和特教前景看好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发展学前教育有专门的规划: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3年教育。

  专家分析,随着对幼儿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老师的学历、道德素养、教育能力成为关键因素,“科班”出身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毕业生将供不应求,待遇也将会明显提高。除幼师外,这份《规划》还明确提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市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

  ●社会经济重点领域机会多

  去年以来,3D电影越来越多,电影制作技术火热,该领域的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数据显示,5年内,在数字出版、游戏动漫、版权保护、网络信息服务等产业的创意策划、管理服务人才国内缺口为90万人,10年内这个数字增长到150万人。

  这还只是社会经济发展重点、热点领域人才短缺的一个缩影。按照规划,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紧缺人才500多万人;在教育、政法、宣传、思想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紧缺人才800多万人。这意味着,在未来10年,这些专业将提供众多就业机会。

  ●新兴科技领域将成香饽饽

  去上海看过世博会了吗?众多展馆中那些曾经只在想象中出现的高科技,已经或将要变成现实改变我们的生活。《纲要》确立了16项重大专项,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些重大专项涉及信息、生物等战略产业领域,能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等重大紧迫问题,以及军民两用技术和国防技术,分别是: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舒艳秋 本报记者 刘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当前在线[]
   第01版:教育周刊1版
   第02版:教育周刊2版
   第03版:教育周刊3版
   第04版:教育周刊4版
达城课外培训市场亟需规范
在活动中学习 在实践中成长
挑学校还是选专业
他们的暑假生活真丰富
考生高考后需合理减压不应放纵
高考自愿填报进入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