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盛夏,收获希望。6月24日,从大竹中学传来喜讯,在2010年高考中,该校再次喜摘桂冠——达州市高考文科、理科第一名双落其中。6月25日上午,记者匆匆赶到大竹中学,在绿树掩映的校园里见到了今年我市理科第一名龙川,向他探询成功秘诀。
龙川,中等个头,瘦削的身材,身穿一件白色的T恤衫,说起话来低着头,似乎还有点腼腆。1993年3月17日出生于巴中市平昌县白衣镇的龙川,是大竹中学高2010级10班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以644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全市理科第一名,其单科成绩分别为:语文121、数学128、英语128、综合267。
家的熏陶给他动力
“我当年报考中专,因2分之差成了终生的遗憾,所以我把全部希望都放在了小川身上。”龙川的妈妈王述清激动地说。她告诉记者,全家人对龙川的学习都非常重视,三岁时,爷爷就教他学会了200多个汉字,妈妈开始教他背唐诗。为了让他更好的学习,从初二开始,妈妈便辞去工作专门照顾他学习,在达竹矿务局斌郎煤矿上班的爸爸龙仁春的工资成了家中经济的唯一来源。初中毕业,爷爷四处打听到大竹中学是一所非常好的中学,便让他报考了大竹中学,并以516分的中考成绩考入该校,妈妈随之到大竹照顾他。
“妈妈不像其他人那样嘴里说个不停,而是尽量让我自主发挥,但是我能感觉出他们对我的希望,这多少给我有一点压力。但也正是这压力,变成了我学习的动力。”龙川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家人的无限感激。
学习氛围相当重要
“我的成功与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分不开。”谈及成功秘笈,龙川脱口而出。他所就读的大竹中学,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同学之间暗中较劲,形成了你追我赶之势。就拿龙川所在的班级来说,上自习时,要是有同学在教室里不学习,别的同学即便不说,自己也会觉得不协调。学校的图书馆藏书量特别大,为同学们知识的拓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三年来,杨老师每天早上六点半就会在我们的教室写上一句鼓励同学们的名言。而且是每天都不一样。”提起班主任杨标老师,龙川心理充满了敬佩之情,杨老师渊博的知识令同学们折服,更让同学们充满感激。三年来,杨老师几乎每天都是教学楼最先到者,为了同学们成才呕心沥血,关怀备至。学校领导也定期召开座谈会,与同学们交流谈心,了解同学心理所思所想,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一一为同学们解决。
善于调剂自己是关键
“龙川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调剂自己的心态。上课时,他比别的同学都要专注;休息时,他也是异常地放得开。”龙川的班主任杨标告诉记者,龙川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很会调剂自己,做事有计划,不用别人提醒他也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该完成什么作业,学则投入,休则放开,善于动脑筋,勤奋爱学,在老师面前特别虚心,有错就改。龙川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很文静的学生,其实他的爱好很广泛,休息时爱看小说、电影、时事新闻,而且还爱打乒乓球,华尔兹舞跳得也特棒。
“对于学习,我从不灰心,从不拘泥于固有的学习方法,总是会去找能激发我兴趣的方法获取知识。”当记者问及龙川学习秘诀时,龙川侃侃而答。在学习上,他的观点是“对知识宁错过,不放过”。他认为学知识不要怕错,不能因为怕错而不去做,而是要在错中不断积累。学知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难免会有枯燥的时候,龙川认为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去找一些可以激发自己兴趣的方式来学习。比如在英语学习中,很多时候他会和其他一些同学比赛谁能用最短时间记住下一次将要学习的单词,输的就请吃雪糕,以示“惩罚”。比如他在网上看到了一种智能评测系统,可以把自已做错的题自动生成错题集,他格外地钟情于此,他说这系统让他在学习中也少走了许多弯路。
“我会和家长、老师们商量,听取他们的一些建议,自己心冀的理想大学仍是清华大学。但以后无论是上哪所高校都将是我人生一个新的开始,新的挑战。”采访结束,龙川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
·本报记者 王晓林 饶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