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6日,达县东兴乡的郭印兵带着技术人员,到他的生态养殖基地,看到一只只在水里活蹦乱跳的小龙虾,高兴地说:“只要再等三个月,我们东兴的小龙虾就会大规模地蹦上达州市民的餐桌。”
在外务工20余年的郭印兵,是东兴乡麦里垭村人,有了一定的积蓄后,见党的政策对发展农村养殖业有很多优惠,和另外三位有同样想法的朋友一合计,决定回家乡发展生态养殖。今年元月,在东兴乡的大力支持下,他们以每亩田600斤水稻市场价租下本乡蒋家沟村100亩水田,签约19年。经过周密的准备,养殖场建设顺利,4月,他们就在场内投下虾苗1800兵,为配合小龙虾的生长,在场内,还同时规模发展了茭白种植,并投下鱼苗。郭印兵介绍说:目前,养殖场发展正常,我们随即要在养殖场内投放蟹苗和鳝鱼苗,下个月,场内的茭白就可上市了,根据现在的市场价格,生态养殖场走上路后,亩纯收入可突破1万元。(本报记者 朱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