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交通局党组抢抓廉政风险试点排查的契机,对风险点的查找如排查“地雷”般彻底,评定风险等级像走钢丝一样“严、准、细、实”,变“风险”为“保险”。4月29日,市交通局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题廉政风险排查民主生活会,局领导班子10名成员结合本职及分管工作,认真排查哪儿最易腐败,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自己如何根治,他人如何警示等,碰撞出耀眼火花。
消除顾虑勇于“排雷”
交通因建设项目多、投资额度大、管理战线长,成为社会关注的高危行业。该局党组抢抓廉政风险试点的机遇,在民主生活会前,注重从思想上消除干部对自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显在和潜在廉政风险的顾虑,对一些具体问题、敏感难点、社会热点、“疑难杂症”和隐蔽权利不回避、不掩饰,自始至终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装袋子,同志间讲真话、实话、心里话,烘托出“真团结而不是假客气,真和谐而不是和稀泥,做好人而不是老好人,利人利己利事业利发展”的浓厚氛围。在个人、科室及市属交通单位层层自查、互查、督查的基础上,局领导班子10名成员人人梳理、排查可能酿成腐败问题的“风险源”、“风险点”,初步排查出局机关重点范围风险点69个。
锁定“雷区”联手行动
针对风险点“对号入座”,建立健全内、外部防范体制机制、监督制约举措,让违纪违法违规行为无“藏身之地”,形成独特、实用、科学的防控体系和监控模式,以期达到主动自律、事前他律、事中共律、防范于未然。
该局确定的风险防范重点对象,包括能够“一锤定音”的主管领导;涉及人、财、物的重要岗位;具有“兵头将尾”特点的执掌规划、建设、人事、执法的中层干部;道路、水路具体执法执收基层、基础岗位的一线人员。
对领导干部,重点查找重大事项决策、大额资金拨付使用、重要人事任免等易产生腐败行为的廉政风险;对中层科室管理岗位,重点查找依法管理、执纪执法执收等重要环节的廉政风险;对基层一线的具体执法行为、执法程序,行使自由裁量权“太自由”,个别“吃、拿、卡、要”等方面潜在的廉政风险。
巧避“雷阵”化险为夷
领导干部和科室负责人在查找风险点时,先自查,再请亲属帮找,同事互找,并发动管理和服务对象共找,防止遗漏,争相“晾晒”权力。
目前,该局正着手建立《廉政学习教育机制》、《权力运行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公示机制》等长效管理机制。同时,紧密联系交通实际,拟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廉政风险防范机制》、《交通水陆运输风险防范机制》和《交通公路管理风险防范机制》3个具有交通特色的风险防范机制。
(何其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