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上,活跃着一个个矫健的身影,他们身着背心、短裤,在场内奋力奔跑,争先恐后地抢球进栏,场外啦啦队在竭力高喊助威;网球场里,一个个同学累得满头大汗,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把普通的网球练习当成了一场正规的比赛......这是记者日前在大竹中学校园里看到的精彩一幕。
近年来,大竹中学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不漏地抓”的教学理念,实施“分类推进、班级教导”的质量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学生“合格+特长”的教学目标。为培育优秀人才,该校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文体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阳光体育运动活校园
“培育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关系一个民族的未来。”该校党委书记、校长徐竹鸣说,为了学生有一个好的锻炼场所,学校是想方设法改善条件。近来,该校又投资20多万元,先后把2000多平方米的保管室改建成了室内体育活动室,对各个体育功能室进行了全面整改维修,添置了大量体育器材,使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水平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为培养青少年对体育的爱好和热情,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该校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了一个平台。该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综合性运动会,还分年级开展广播操、篮球、跳绳、拔河等小型竞赛活动。周末,学校的体育场馆、健身中心免费向师生开放。不少学生说:“学校既是学习的乐园,又是温馨的家园,还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快活园!”
兴趣活动学生最喜爱
3月30日下午,在大竹中学语言表演活动室里,一群学生在秦桦老师指导下,正在进行语言表演训练。在短短一堂课的时间里,同学们进行了辩论、演讲、节目主持、课本剧等形式的训练活动。训练中,同学们激情高涨、兴趣盎然,认真对待着每一项训练。据秦桦老师介绍,根据学生自愿,该校先后组建了舞蹈、书法、绘画、摄影、泥塑等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有固定的专业老师进行训练。同时,该校还通过广播站、校园网,开展艺术节等方式,展示学生的才艺。
“自从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后,我觉得我的特长得到了锻炼,兴趣得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张扬!”该校高二学生李斯顿兴奋地说,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让他收获不少。据了解,该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县中小学生艺术大赛,并夺得大奖。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教育、综合实践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其中,许多的要素需通过活动课来实现。”该校党委书记、校长徐竹鸣说,这是该校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的一次有益尝试。
·熊传信 郑云飞 本报记者 刘礼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