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消费者走进达县南外三里坪农贸市场时,人们不禁眼睛一亮,被这个目前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集贸市场所吸引。这里一流的市场设施,规范化的管理,成为了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亮点和缩影。
打造“川东第一集市”
达县南城由于城市规划滞后,与城市建设相配套的农贸市场建设严重不足,原有的几个市场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市场功能不全、设施不完善,城市沿街乱摆乱卖的现象尤为突出。
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达县决定改造南外三里坪集贸市场,大手笔打造“川东第一集市”。
从市场改扩建的方案,到协助资金筹集;从市场改扩建施工的质量,到市场设施的完善;从市场排烟通风道的整改,到市场管理制度的落实;从市场上的采光照明,到摊位的设计和交易区的划分,无一不渗透着达县工商局的一片片心血。从去年5月开始,市场业主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对这个修建于10年前的旧市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
去年8月26日,面积达7200平方米的三里坪农贸市场,经过历时三个月的紧张施工而全面完成。市场内整洁明亮,秩序井然,设施完善,受到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广泛赞誉,成为了达县农贸市场对外展示形象的一个窗口。
建成全市最大乡镇农贸市场
长期以来,乡镇农贸市场建设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档次低、规模小,以街为市、以路为市、以坝为市,给农民朋友的农产品交易带来了困难。
达县河市镇过去没有一个像样的农贸市场,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商家一是买断原达县红盾公司年久失修的老农贸市场进行整体改造,消除了原有市场的不安全因素;二是为新农贸市场重新选址,建成高规格的乡镇农贸市场,为全市乡镇农贸市场建设起好示范。
先后投入资金380万元的达县河市金港综合农贸市场,位于河市镇后街社区,邻近河市机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门市180个,摊位1500个,是目前整个达州市各乡镇规模最大的一个综合农贸市场。市场设有蔬菜类、肉类、熟食类等十几类农副产品经营摊区。市场拥有“五个第一”:第一家采用大跨度、大空间轻钢结构,占地面积第一,建设档次第一,现代设施第一流,安全防火设施配套第一好。
建立集贸市场管理规范机制
达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有形市场31个,市场占地总面积96838平方米,共有固定门市、摊位18566个。在开展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达县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十制”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达县工商局将全县64个乡镇划分为8个片区,分别确定8名党组成员为挂包片区的责任人;各工商所长、每个职工为具体分管乡镇、市场、路段责任人,层层签定责任书。二是实行工商人员驻场制。对城区和农村中心场镇的市场,由属地工商所指派1-2名执法人员全天驻场管理。三是实行业主保证押金制。四是实行市场门(摊)前“三包”制。五是实行“三色”亮牌警告制。六是实行市场违规曝光制。七是实行严重违法退场制。八是实行政府部门联动制。九是实行月评考核奖惩制。十是实行责任过错追究制。
达县城乡的集贸市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静悄悄地大变模样,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朱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