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闪烁,键盘嘀嗒,打字、画画、制作电子贺卡……一串串欢快的字符,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同学们的精心操作下不断闪现。
2009年12月16日下午,通川区十三小举办首届“快乐e节”活动,3至6年级推选出的40名同学进行了汉字录入、电子绘画和电子贺卡等项目比赛,让同学们大开眼界。活动结束,学校对优胜者颁发了奖状,鼓励他们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灵巧的双手
下午2:30,当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时,现场一片寂静,只听见汉字录入的键盘声嘀嗒嘀嗒地响着,16位选手一边盯着试题一边盯着电脑屏幕快速操作。“老师,我字打完了。”7分钟后,五年级二班的任盼盼率先输入完毕,足足提前13分钟完成比赛,同学们都说她有一双“最灵巧的手”。
比赛结束,任盼盼对记者说,她平时喜欢上网看新闻和查资料,有时会与同学聊一会儿天,每分钟可以打50个字,班上同学都很佩服她。
最温馨的祝福
制作电子贺卡的选手有12名,他们每个人先从电脑里精挑细选一幅精致温馨的画,然后再输入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祝福老师、父母或朋友。
在所有贺卡中,最温馨的要数六年级二班张雨霏创作的新年祝福卡。画面是红红的太阳照在一间温暖的房子上,房子下面是几只唱着歌的小鸟。“太阳象征老师,房子象征教室,小鸟象征学生……”评委老师认为,张雨霏创作的新年贺卡寓意深刻,构思独特,具有超强的想像力。
最精致的绘画
进行电子绘画的选手,创作的作品丰富多彩,有的画山水,有的画建筑,有的画动物……许文创作的《海底世界》色彩搭配大胆,线条流畅;李鑫智创作的《小青石》色彩斑斓,主题鲜明。比赛结束,选手们表示他们在网络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得到了快乐。
学校校长李云贵告诉记者,除进行以上项目比赛,还进行了信息检索、班级主页、个人主页及教师课件等比赛。学校将每年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李方彬 本报记者/王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