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宣汉县小学六年级毕业语文检测作文题目是:“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你成长过程中,一定体验过父母的爱、亲人的爱、老师的爱,当灾难不幸降临时,我们又一起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请你以“爱”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你亲身体验的或发生在你身边的爱的故事;题目自拟,叙述清楚,中心突出,字数400字左右。
可以看出,出题者是想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世间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爱的慧眼,让孩子们在习作过程中再一次去感受爱,懂得爱。同时会引发学生认真思考:我们沐浴了这么多的爱,我们更应该把自己的爱回报给他人和社会。
这个作文题目,对学生而言,有以下几大优势:
内容贴近生活,材料资源丰富。人间何处没有爱?生病时父母的细心呵护、摔倒时陌生人的搀扶、成功时老师的一个微笑,都会成为学生心中珍藏的记忆。这点点滴滴的爱,信手拈来,皆可成为习作素材。每个孩子对爱的感受是不同的,获得爱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材料取源于生活,灵感来自于生活,他们的作文素材一般就不会雷同,而是丰富多彩的,也不会走进“模式作文”的怪圈。
主题鲜明突出,立意不会偏移。“爱”——简单的一个字,却包含着人世间至真至纯、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诸如朋友间的关爱、亲人间的疼爱、同学间的友爱……“爱”存在于人世间每个角落。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就会围绕“爱”这个主题搜寻自己身边爱的故事,并乐于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而不会因为审题失误偏离主题。
学生亲身体验,真情溢于言表。爱无处不在,同学热情的帮助会让他心中无比温暖,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会让他心中无比温馨,老师耐心的教导会让他心中无比幸福,每一个爱的故事都是学生亲身体验,还怕写不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吗?刚刚过去的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雪灾、地震中都彰显出了大爱,我们与灾区人民心连心,不少孩子都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他们感同身受,难道还写不出满含深情的作文吗?这样一来,学生写出的不仅仅是一篇作文了,更是孩子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交出的一份份对爱的诠释!我们难道不应该怀着敬畏之情去读一篇篇佳作吗?
从平常的写作来看,学生写此作文作时易犯以下错误,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选材不够典型。不少学生在选择材料时事例比较平淡,如:写同学间的关爱,可能只想到借笔、借书、辅导功课等小事情,而忽视帮助身边的残疾儿童、向患病的同学捐款等一些典型事例;写父母的疼爱,只想到生病时父母的细心照顾,忽视父母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的另一种爱。
写作缺乏细节。如何把关于“爱”的这件事写得详实、生动,让读者也受到感染,写作技巧就很重要了。如果是平铺直叙,那效果肯定不佳;相反,在写作时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再加上一些细节描写,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很生动了。
——2009年宣汉县小学六年级毕业检测作文解析
·宣汉县育才小学/杨梅 何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