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优化发展环境,打造达州旅游名胜景区,达县福善镇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根治“脏乱差”,全力打造文明和谐福善,场镇面貌焕然一新,场镇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呈现出文明和谐新气象。
为抓实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该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杨朝霞担任组长,镇长杨昭担任副组长,其余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长亲自担任办公室主任。落实管理工作人员5人,聘请了7名清扫保洁工,全天候清扫保洁。镇级领导落实了包街包户责任制,实行划段包干,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360份。做到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担子。
场镇是一个地方文明的窗口,是一个地方形象的展现。党委政府把规范场镇秩序作为抓好环境治理的突破口,通过艰辛努力,自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来,全镇共取缔撑杆搭棚51处,整治规范电线、网线、广播线“三线”3000余米,治理场镇污水沟300米,取缔、规范店招店牌30处,整治不规范广告5处,各类车辆停靠有序,所有建筑市场一律实行打围作业。做到了“座商归店、行商归区、游商归市”,杜绝了摆“骑门摊”现象,有效地净化了视角环境。
为彻底清除卫生死角,该镇组织机关干部学生500余人开展集中“大洗脸”活动3次,重点对场镇卫生死角、“牛皮癣”、乱贴乱画、背街背面、小街小巷进行整治。关家桥至亭子桥河道生活垃圾清理成为党委政府最头痛的事,周围住户随意把垃圾倾倒在河里已成为陋习。党委政府痛下决心,不治理好河道绝不收兵。他们从城里租用了一台挖掘机,用了两天时间,花去资金近2万元,清运垃圾、弃土30余吨,还了河道的本来面目,并在居民住户旁修建了3口垃圾池。一位姓王的大爷逢人便说:“党委政府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我们再也不要乱倾乱倒垃圾了,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该镇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投入8万元,对场镇门面进行了彩化;投入4万元,新修公厕1个,居民上厕难问题得到了解决;投入5000元,更换新装路灯15盏;投入14.6万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施工”的“三统一”要求,在场镇栽天竺桂风景树381株,为场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的福善镇是路更洁了、街更美了、灯更亮了、人更文明了,呈现出文明和谐新气象。
(朱美栋)
罐子乡环境综合治理延伸到村社
本报讯 达县罐子乡从去年至今,非常重视环境综合治理,花了大量的精力优化环境,全乡环境大为改观,目前已延伸到村社,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该乡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城镇和村社庭院,杜绝“五乱”即: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占,基本达到“场镇八好”即: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美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整治好、门前三包落实好、卫生习惯培养好和“农村四好”。该乡党委书记何长河、乡长刘和平十分重视综合治理,成立了场镇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落实专门管理人员7人,聘请4名保洁员,还专门安排了一名保洁员消毒,每周用石灰和药物在垃圾堆消毒两次。该乡打紧开支想办法添措施,落实经费17万元,建立垃圾池7个,增设路灯10盏。
措施得当,具体问题切实解决。该乡党委政府敢于斗硬,不怕得罪人,秉公行事。按上级的规定,原堆放垃圾点设在渡管路口,不符合要求,垃圾池有40米宽、30米长,影响着来往车辆和过往行人。该乡党政一班人不怕麻烦,运土30多车进行复盖和复耕处理,同时又在该乡的峰顶山七社征地2亩,建起了一个大型的垃圾池。该乡农贸市场面积1500平方米,原来管理不善,垃圾到处都是,臭气熏人,这次安排了人员专门清扫垃圾。为了方便买卖,乡上还拉了一条专线,安上了电灯20颗。该乡场镇上有五个建筑商,以前乱摆沙、石、钢材等,占道作业,一遇当场天车过人往,拥挤不通,通过这次整治,规范了建筑秩序,使车辆畅通无阻。该乡有两轮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货车、客车等50多辆,都统一规范了停车位置,消除了乱停乱靠现象。为了绿化,该乡购置了风景树天竺桂200棵,用瓷砖砌成圆台……
这次综合治理,该乡撤除占道经营41处、撑杆搭棚36处,整治乱停乱放21处,清理卫生死角26处。通过这次整治,使群众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逐步得到提升,制定了门前三包和屋后三包责任。同时,该乡不但整治场镇,而且把农房配套的“改水、改厕、改厨、改圈”等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开展农村庭院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完善村社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着力建设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路、通电话和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罗丕忠 吴小华)
渠县电力公司电器修试厂给花草树木“洗澡”
本报讯 渠县电力公司电器修试厂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坚持每天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4月1日下午,该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再次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除对厂院坝、墙体、门窗等进行清洁打扫外,他们还手持喷水器,对全厂所有花草树木都进行了喷水冲洗。冲洗后,花草树木一片翠绿,厂容厂貌焕然一新,办公及人居环境显得更加优美舒适。
(李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