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经济1版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9年4月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预见性 把握主动权
我市金融业沉着冷静抵御金融寒风

  □全市各金融机构依然呈现存贷双旺的局面

  □去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6.6亿元

  □兴业银行已决定在达州设立分支机构

  □力争今年内组建2—3家小额贷款公司

  □大力支持达兴能源和川环科技上市融资

  本报讯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席卷整个国际市场,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扩散,我市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巨大困难。对此,我市金融业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职能,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重心,强化措施,迎难而上,大力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截至2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实现存款余额687.62亿元,比年初增加52.59亿元;实现贷款余额233.18亿元,比年初增加13.25亿元。

  坚持标本兼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我市金融业坚持以诚信建设为突破口,致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订了我市加强社会征信建设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了“诚信达州”建设。二是加大城市信用社党政机关公务员等到逾期贷款的清收工作,目前,已清收1.05亿元;大力开展“回购金融债权”工作,回购140户企事业单位预算所涉及的金融债权本息总额9.4亿元,使用回购资金1.9亿元。三是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逃废债企业及个人实行止付扣划、不开新户、不放新贷、不办理除收贷收息以外的结算业务等处罚,有效维护金融债权。截至去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6.6亿元,占比下降17.3个百分点。四是在全市开展信用政府、信用村镇、信用社区、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启动模范守信中小企业培植计划企业100户。五是依法妥善处置了宏生公司、汉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净化了经济金融环境,促进了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夯实金融基础,构筑多层次融资平台。为多渠道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我市致力于融资平台建设。一是做实担保平台。加大政策性担保资金整合力度,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投入担保资本金5000万元,进一步完善了以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企业会员制担保为主体的担保体系。二是完善融资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兴业银行、开发银行在达州设立分支机构,丰富金融机构设置。目前兴业银行已决定在达设立分支机构,并着手开业相关筹备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结合部、新建城区和西外市政中心金融服务网点,合理布局农村服务网点,建立了覆盖全市各个层次需求的营业服务网络。三是积极培育直接融资市场。加强协调指导,大力支持达兴能源和川环科技上市融资,确保达兴能源明年上半年正式挂牌上市;把握好国家扩大债券融资的机遇,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力争在债券融资方面取得突破。

  加强金融创新,服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金融创新不仅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动力,更是发展中小企业、“三农”和推进就业、服务民生的需要。一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制订了达州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方案,进一步强化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不断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截至2月末,全市三家试点金融机构共发放贷款822笔,贷款余额4886万元。二是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加大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切实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三是大力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金融惠民。进一步改进完善我市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小额贷款工作,鼓励、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力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四是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积极完善试点,进一步落实达县、大竹、宣汉三个试点县的职责,力争今年内组建2—3家小额贷款公司,为解决我市“三农”、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城镇居民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开辟一个新的渠道,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方案已初步完成,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五是加大个人消费贷款力度。大力创新个人消费贷款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住房按揭、汽车等个人消费贷款,截至2009年2月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8.94亿元,比年初增加10.49亿元。

  加大信贷投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我市金融工作始终围绕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结合中央“产业振兴规划”,更加主动地满足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一是搭建平台,积极促进银企合作。组织开展了“支持灾后重建银企互动推进会”和“达州市经济金融和谐发展座谈会”。促成银企签约项目74个,签约金额191.56亿元;达成银政协议8个,授信金额430亿元。二是密切合作,深入推进开发金融工作。始终坚持“求和谐,谋发展”和“信用、合作,双赢“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密切与省开行的合作关系,积极争取开行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支持。2008年,开行对我市新增贷款达7.05亿元。三是突出重点,加强重点项目和产业的信贷投放。结合达州发展需要,加大对天然气、房地产、钢铁、水泥、煤、电等重点产业,交通网络、物流设施、城市功能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的资金投入。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加深,我市金融业将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增强预见性,把握主动权,前瞻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本报记者 甘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新闻QQ:562836866 业务QQ:423260475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经济1版
   第02版:经济2版
   第03版:经济3版
   第04版:经济4版
我市金融业沉着冷静抵御金融寒风
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6月底前完成
“巴山雀舌”又获两项殊荣
通川区成立乡镇审计站
宣汉公安局结合“三项建设”抓学习实践
通川区积极探索计生工作配套改革措施
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