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药监局自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以来,以药品市场监管为重点,主动出击,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初,市药监局针对国家对医药行业实行GPS(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后来在监管中发现有少数企业把检查当成一阵风,便主动出击抽查,对违规企业进行了严惩,受到市民和业主的欢迎。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中药材市场管理一直比较混乱,在市药监局的监督管理指导下,我们公司严格按照GSP进行质量规范。”四川惠康医药有限公司红旗批发部经理萧峰表示,“作为企业,尽管会降低经营效益,但是能够确保老百姓的用药安全,我们也值得牺牲效益。今后,在市药监局的监督管理之下,我们公司将会做得更好。”
至开展效能建设以来,市药监局大力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从全市各县(市、区)局抽调24名执法人员,经过混编组成三个联合执法检查组,深入乡镇,认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工作。
“我们打破各个县市区行政执法区域界限和固有的人员监管模式,深入全市7个县(市、区)26个乡镇,检查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查封扣押了涉嫌假冒药品和不合格医疗器械,查处了药品、医疗器械涉嫌违法违规行为。”采访中,市药监局纪检组长陈世清告诉记者:“同时开展了兴奋剂、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生物制品及‘磁疗、光疗、电疗和隐形眼镜’等专项检查。通过药品市场的监管,确保了人民用药安全,得到了市民的拥护。”
据了解,在专项检查中,市药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847人检查药品生产企业38家(次),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700家(次),药品、医疗器械使用单位3245家(次)。仅上半年查办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违规案件21件,已经作出行政决定的19件,已结案16件,正在执行中的案件3件。
(本报记者 韩春艳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