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处大巴山深处的万源市,只要一提到何荣书老人,谁都知晓他。他两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切接见过他。如今,他虽已85岁高龄,但仍然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着余热,他说:“为了祖国阳光灿烂的明天,我愿奋斗到终身!”
信念,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何荣书出生在四川巴中市一个下中农家庭。那时,他家里虽不穷、也不富,但父母的愿望是要他好好读书,要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小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可是,到了初中之后,由于他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甚至包括部分同学都是地下党。在他们的影响下,他除偷偷地看到了《共产党宣言》等革命书籍外,还慢慢地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同时,也对共产党有了一定的了解。从此,共产党在他的心灵也深深地扎下了根。他在班里成为了进步学生,不时,还充当起了当时地下党的交通员和宣传员。不久,他的班主任被伪政府抓走了。为此,他立即组织学生到伪政府去示威、论理……从此,坚定了他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
理想,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1949年2月,是全国解放的前夕,党组织根据他在学校的表现和他的追求,他被批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然而,此时他更深知,共产党员就是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当时,为了给巴中的解放创造良好的环境,他成天都忙碌在地下党的活动中。1949年12月,巴中解放了。次年,他被党组织派到巴中恩阳区任区委委员兼区农会主席。1951年由于他工作出色,又被组织上调往巴中渝溪区任副区长,并兼任区土改工作团副团长。同年10月,又被任命为巴中玉山区区委书记、区长。1954年经党组织多年考察、培养,他被调往当时的万源县委,并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而后,又兼任万源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60年由于他抓教育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的光荣称号,5月他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亲切接见。激动之时,他挥笔写下了“听党的话,永远做革命的促进派”的誓言。之后,他又先后担任了万源县委学校组组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教局局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
愿望,为了阳光灿烂的明天
1983年,他离休了。“难道自己就这样停下来享清福了吗?何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奉献出一份余热。”过去,由于他分工抓县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此,他深知这项工作还比较弱,而且又已到了不抓不行的地步了。于是,他首先想到的是要用红四方面军当年在万源保卫战中的丰富史料对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随即,他牵头筹建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当时,为了筹集资金,收集史料,他先后跑了六个省市,走访了参加万源保卫战的将帅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为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的建成负出了心血。
随着离退休老人的增多,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问题如何解决?为此,在他的倡导下,县里很快成立了老人协会,并由他任会长。之后他把老协中具有文艺专长的三十多名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老人文艺宣传队,并编排了40多个文艺节目进行了公演,很是受群众欢迎。他还组织创办了老年大学,20多年来,大学已先后培训老年学员近万人。
“培养,教育好青少年,不仅是学校、家庭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1988年12月,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万源县关心下一代协会”,并由他任会长。1992年“关协”调整为“关工委”之后,为了让更多人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在他的感召下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员达到8937人。这支队伍中有报告员621人,科技辅导员1506人,帮教员2154人,校外辅导员625人,家教辅导员542人。在对全市721名帮教对象进行一帮一、三帮一的结对子帮教,帮教后这些人员全部改邪归正,走上自谋职业的道路。20多年来,他给全市中小学生、青工、大学生做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和法制教育报告达300多场,受教人数达50多万人次。
1986年,他被四川省委表彰为“离休后继续作贡献,成绩显著先进个人”和“老有所为精英奖”。1995年和2005年两次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00年6月,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四次少代会。
·沈宏 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