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3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达州传媒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8年5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留下一个黄褐色的信封?

  5月15日中午12点30分,市检察院机关党委书记卢玲宁刚刚走进办公室,一个黄褐色的信封便闯入她的眼帘,信封上只有简单的十来个字——“市检察院一名普通干警的捐款”。打开信封,里面竟然装着整整20010元现金,正当卢玲宁在全院上下四处询问是谁捐献了这样一笔巨款,又一份匿名捐款报告送进了她的办公室,几名干警一起捐出了这个月的工资,整整5700元。

  危难时刻显真情。5月14日上午,该院检察长杨辉参加完市上统一组织的捐款活动后,立刻又回到检察院参加院机关组织的捐款活动,有人劝他:“刚刚已经捐了钱表达了心意,院里的捐款活动做做样子就行了吧。”然而,平时为人和气的杨辉这回却发了火,“灾区的人民正被死亡、饥饿、寒冷和缺衣少药所包围。我们多捐一块钱,灾区人民就能多喝一口水,多吃一口饭,就能多挽回一条生命!这是在献爱心,决不能做秀!”

  有不愿做秀的将,就有真情真义的兵。在杨辉的带动下,该院干警纷纷慷慨解囊,你一百、我两百、他三百……一些出差在外的干警得知捐款消息后,纷纷委托在家的同事帮忙捐款,许多退休干警虽然退休工资不高,但也踊跃捐款。大竹县检察院干警陈小涛结婚已经8年,至今仍和丈夫孩子一起住在父母家中。去年,在父母的支持下,小陈终于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今年5月,小陈的姐姐又拿出了一万块钱让她装修房子。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看到电视上播出的一幕幕催人泪下的镜头,小陈说服了亲人,毅然将这一万元捐给了灾区,而像小陈这样的普通检察干警,一个月的工资只有850块。

  虽然与汶川隔着万水千山,但在这一刻,这份人间真情却将全院干警与灾区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 □本报记者 罗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达州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Copyright © 2006-201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日报热线:0818-2380088 晚报热线:0818-2382258 本站热线:0818-2379260
网站客服QQ:159847861 新闻投稿邮箱:dzrbs88888@sohu.com 图片投稿邮箱:dzcmw@163.com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
   第01版:经济1版
   第02版:经济2版面
   第03版:经济3版
   第04版:经济4版
关注
献言
经济周刊
开江火车站亟待扩能升级
谁留下一个黄褐色的信封?
达竹煤电支援灾区不间断
清新物业发动小区赈灾捐款
开江县新太乡党委、乡政府开展捐赠活动
达县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开江县新街乡实事好事一桩桩
花甲老人赖益地获得30万赔偿
真情涌流 爱洒灾区
关注
民兵赴灾区 干部忙助耕
渠县财政全力确保救灾资金
宣汉质监快速“体检”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