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文明礼貌月,青少年学生中还存在着哪些不文明行为?同学们的文明意识如何进一步提高?3月5日,记者在大竹县石河中学,与该校部分学生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圆圆(初三学生):生活中,有的同学喜欢用恶作剧作弄老师和同学。比如在黑板刷中间夹一支粉笔;在同桌的板凳上贴双面胶;在别人的书上画王八等,这些都是很不尊重人很不文明的行为,应坚决予以制止。
甘元平(高一学生):当同学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身边的同学就把他凳子移开,让他坐下时摔倒在地。这种行为不仅不文明,而且还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事故。
张茜、魏方媛、李林阳、李俊桦(初三学生):一些同学在班级、校园和公共场所大吼大叫,不仅是一种不文明行为,而且影响了他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应受到严厉谴责。
唐祖梅(高一学生)、闫胜蓝(高一学生):个别同学在图书馆和食堂过度占位,一个人甚至占几张桌子,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其他人吃饭和学习,而且是一种极端自私没有教养的表现。
张亚梅(高一学生):课间,一些同学你追我赶,经常撞倒其他同学;吃饭时,一些同学将盘子乱扔在桌子上,搞得一片狼籍。如果人人与这种行为做斗争,校园就会更美好。
雷春桃(高二学生)、王欢(初二学生):如今,不少同学的浪费行为十分突出,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的同学吃饭,只吃一点就倒了,一点不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凌前文(学校校长):作为学生,从小就要注重礼仪,注重文明习惯的养成。第一,要修饰自己的仪表。在日常交往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稳重端庄,避免矫揉造作,保持干练迅捷的行为气质。遇事沉着冷静,并要学会克制过激的行为;第二,要懂得应答之礼。见面要相互问候,或点头致意。说话要有礼貌,态度要婉转、诚恳,对答时要注视对方,以示关注。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善于赞赏他人。遇到自己做错事,要及时表示道歉。拒绝他人要顾及对方的感受,要对人家的好意致谢;第三,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是对他人的尊重,是礼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公共场合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不插队,不哄笑喧哗,自觉保持环境卫生,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避免影响他人的生活,还要记住守时、守信,礼尚往来。
——大竹石河中学学生讨论校园文明
□嘉宾学校:大竹县石河中学
□主持/记者 刘礼全 嘉宾主持/易中华(学校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