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07年以来,大竹县着力构建“党建铺路、金融搭桥、部门联动”帮扶机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在全县50个乡镇深入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目前,全县已有1670名党员搭乘“党员农贷快车”,获得发展生产所需资金700余万元,270余名党员成为示范专业户,人均年纯收入5000元以上党员的67户,搭建起了农村党员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党建铺路,为农村党员致富提供保证。该县乡村两级会同农村信用社,建立包括“党员基本情况、技能特长、经济状况、生产项目、诚信程度”等内容的党员农贷信息库,帮助农村党员规划发展项目、制定信贷资金需求计划。基层党组织发挥知情作用,组织开展信用评价,评定信用等级,农村信用社发放“信用等级卡”,按卡放贷。大力培养党员信贷致富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党员信贷户积极发展产业,实现“扶持一户,辐射一片,带动一村”。坚持与“双向培养”相结合,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建立农贷致富党员联系贫困党员制度,采取“1+x”的方式,农贷致富党员联系帮扶贫困党员,帮助规划发展项目、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带动农村党员共同致富。目前,全县培育党员示范服务基地(协会)26个、党员示范户589户,帮扶贫困党员3180户,辐射带动农户20余万户。
金融搭桥,为农村党员致富“穿针引线”。凡党员授信额度内的信贷申请,无特殊情况两天内放贷;超过授信额度的信贷需求,以农户联合担保、抵押贷款等措施及时放贷;对规模较大、市场前景好,但又急缺资金的项目,采取担保放大贷款、联合担保贷款、抵押贷款等方式重点解决。从农村党员发展项目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开展以送证、送款、送技术、送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四入户”活动,授信的农村党员,可随时凭证到信用社贷款,并在金融政策许可范围内,让农村党员享受最低利息,得到真正的实惠。为方便群众贷款,全县30多个信用社与150多个村支部、54名信用社党员与228名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农村党员开展送贷入户活动。
部门联动,为农村党员致富创造条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各级党组织的牵头职责,发挥农业、林业、畜牧、科技等涉农部门优势,对“党员农贷快车”项目予以倾斜扶持,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格局。信用社通过与农村党员结对子、服务上门等活动,把服务延伸到农村党员生产过程中;镇党委、村党支部通过建立档案,与信用社定期交流反馈意见,对农村党员发展项目进行跟踪服务,把项目发展情况、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与扶持力度结合起来,有效地降低了信贷风险。同时,组织部门对帮扶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及时通报帮扶进展情况,督促帮扶部门落实帮扶措施,并将“党员农贷快车”活动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逗硬考核。(王晓林 李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