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刚结束,日前,通川区紧接着召开了区委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对下一阶段各项工作进行安排。作为主城区所在地,通川区经济结构与其他各县市有着较大差异,其经济发展好坏将直接影响全市发展。通川区经济将怎么走?突破口在哪里?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对通川区委书记洪继诚进行了专访。
记者: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刚刚结束,通川区就立即召开了三届三次全会,意义何在?
洪继诚: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在充分审视省情基础上,确立了“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战略定位,明确了“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三步走”的奋斗目标。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结合达州实际,确立了“高标准、超常规、大跨越”的工作定位,提出了“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的基本思路,明确了“突出一条主线、加速三化进程、推进四大战略”的发展路径及“三步走”的发展目标。面对中央、省委、市委的新要求,我们必须紧密结合通川区情,确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保持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通川区去年的经济运行状况如何?
洪继诚:2007年,通川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全年预计完成GDP总量70亿元,增长14.0%;人均GDP15700元,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3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亿元,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亿元,增长18.0%;农民人均纯收入4733元,同比增加4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7元,同比增加137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2亿元,增长21.7%。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省中心城区平均水平,各兄弟县市带给我们空前的竞争压力,“资源少、受限多、支撑弱、欠发达”是我们最大的区情,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记者:区委三届三次全会提出了“突出一条主线,加速三化进程,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大区”的基本思路。这该如何理解?
洪继诚:主线即“突出城市经济主线”。城市经济就是相对于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市为平台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通川区位于达州市的主城区,面积小,农业比重小,农村经济版块小,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我区三次产业的调整,形成了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格局,未来优势将更加明显;同时,我区职能特点也决定了通川区依靠大市,服务大市。因此,发展城市经济,是通川区的内在要求,是通川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我们必须顺应和把握这一经济规律,做好发展城市经济这篇大文章。
三化即“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三化”水平低,发展支撑乏力,是制约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加速“三化”进程,实现产业互动,是我区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
“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大区”即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建设工业集中区,实施城市经济战略、建设北外新区,实施商贸活区战略、建设达州中心商务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实施富民惠民战略、建设和谐新区。实践证明,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大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体现了省委、市委全会的决策部署,是深刻把握通川区情的结果,我们要一以贯之地大力推进。
记者:通川区今年的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哪里?
洪继诚: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次全会部署的第一年,也是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大区”的关键之年。我们的目标是:GDP增长13%以上;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00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4%。
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基础建设为先导,抓好北外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场镇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发展空间。二是以优化结构为重点,加快推进“磐石食品医药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提升复兴建筑建材工业集中区,培育壮大优势骨干企业,提升发展质量。三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狠抓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以及对外招商引资,重点围绕北外开发、“城中村”改造、工业集中区建设等,力争引进一批大项目,成为经济强劲增长点。四是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积极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五是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凝聚发展力量。六以改善民生为追求,深入开展十大惠民行动,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保障发展环境。
我相信,通过全区上下40万人民的艰苦奋斗,一定能促进通川经济质的飞跃,把通川区真正建设成为富裕、和谐、文明、开放的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区。
·本报记者 张春华 梁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