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保护生态环境 开辟增收渠道 打造智慧林业​

金融支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

发布时间:2023-12-07 11:1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2022年6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储备林贷款操作规程(试行)》出台,时任农行万源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的刘超,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向万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获得农业银行参与“万源市国家储备林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融资服务的支持。

拉开金融创新序幕

去年7月9日,农行达州分行在获得四川衡立泰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调研初步结果的基础上,以所辖万源市支行为经营行,启动万源市的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融资程序,并赓即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经过一个月卓有成效的工作,农行四川省分行于8月23日向万源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业主万源市真硒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授信9.8亿元。8月29日,农行万源支行首笔300万元项目贷款发放到位。至此,农行商业金融支持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首笔贷款落地万源,为乡村振兴增添了金融助推力。

农行信贷支持的万源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一角。

据了解,万源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总投资12.93亿元,建设期8年,经营期50年,贷款期限为30年。项目总规模为22万亩,覆盖万源市22个乡镇共4万农户。项目对商品林采用林权流转方式,实行集约化经营,其核心在于林产品及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及智慧林业场景建设等,让分散于村民家庭和各个行政村处于“睡眠状态”的林权发挥出更高经济价值,夯实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继万源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落地后,农行达州分行又相继对渠县、开江、大竹、达川、宣汉5个县域的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开展金融服务。截至11月22日,该行已完成向万源市、渠县、开江县总规模45.89万亩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合计授信金额24.7亿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程。万源市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已完成所覆盖的沙滩、长坝、罗文、石塘4个乡镇4.411万亩林地的流转,给当地群众带去了实惠。

开辟多元化增收渠道

据了解,罗文镇政府已与万源市真硒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林地土地流转协议,2.05万亩林地自2022年9月1日到2052年8月31日实行集约化经营,这对当地1000户农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

“目前,村里正在规划乡村振兴产业。”罗文镇马蹄坝村党支部书记司铭满含期待地说:“全村有商品林地2.266万亩,一旦被纳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不仅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发展人工商品林、林下经济产业等还将推动整村产业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万源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林地流转预算总金额为1.76亿元,占总投资的13.61%,形成村民和村集体的直接经济收入。同时,商品林产业收入对村民和村集体实行收益分红,形成远期经济收入,增强村民、村集体自身经济“造血”功能。项目建成后,国家储备林在林木种植、采伐、林产品加工生产及销售等产业链中需要招聘大量工人,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则被聘为储备林产业工人,经济收入由过去的种植业转换为“林权资产+”模式。

“这样一来,当地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将大大增强。”现已迁任农行达川区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的刘超说。

构筑生态环境保护墙

“万源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据万源市真硒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治来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木材的预测年需求量为10.5亿立方米,缺口约为6.5亿立方米,需要对外进口。四川木材的年总需求量大约2000万立方米,省内供给500万立方米,自给率仅为25%。万源市地处大巴山腹地,承担着生态保护和木材供给“双重”使命,但目前平均每亩林地的蓄积量仅为5至6立方米,属于低质低效功能森林,需要对商品林提质提效,才能满足群众对木材和绿色生态的“双重”需要。

通过8年时间建设,22万亩国家储备林每年的木材积蓄量将达到223.96万立方米,积蓄量较之前翻将近一倍,被划入国家生态功能区的树木得到了有效保护,进而保障木材供应和绿色生态“双需求”的满足。“在木材需求和绿色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碳汇经济能力提升,将给万源带来不可忽视的潜在经济价值。”刘超道。

据四川衡立泰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万源市国家储备林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负责人杨朝军介绍,项目建成后,22万亩商品林地的树种更新为乡土树种、珍稀名贵树种、大口径树种,不仅环境面貌有效改善提升,氧气释放能力和二氧化碳吸收能力也将大幅提升,形成潜在的碳汇资产回报当地。

杨朝军提供的《万源市国家储备林及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2万亩林地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09.85万吨,释放氧气299.3万吨。按目前50元/吨的碳汇交易价格测算,在经营期内可实现碳汇交易收益2.05亿元,这对肩负生态功能保护使命的万源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搭建“智慧林业”场景

“国家储备林将实行‘智慧林业’模式进行管理。”据邱治来介绍,在项目贷款的调查、审查、审批中,农行就考虑到“智慧林业”发展的趋势和项目需求,授信总额安排兼顾了“智慧林业”场景建设的资金需求。

“森林防火设施系统、有害生物防治系统、科研监测系统等三大系统是‘智慧林业’建设的核心。”邱治来说,在“智慧林业”三大系统的建设中,22万亩国家储备林将建1套资源监测硬软件、设置10个监测样地,并配备10部无人机监测设备。“智慧林业”系统的建立,将大大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时维护林业安全,更高效地保障群众和国家利益。

“建成后,农行的金融‘智慧林业’场景搭建也将与国家储备林的‘智慧林业’平台系统对接融合,实现功能互补,有利于加强贷后管理、林木产品经营和资金监管,更好地服务国家储备林建设。”农行万源支行副行长孙跃兵已就搭建金融“智慧林业”场景,谋划了一个成熟方案。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郑年孝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