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树立达商新形象 彰显达商新担当

——写在第五届达商大会召开之际

发布时间:2023-11-20 09:25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巴山渠水,人杰地灵。自古达州,商圣之地。商之大者,为国为民。达商之脉,渊远流长。俗语有言“达则兼济天下,州立巴渠之首”。新时代红旗下,应着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春风,达州孕育出了当代中国西部优秀的一支商帮队伍——达商。

如今,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乃至全球海外,都可见达商精英之身影。据统计,20余万达州籍商人分布在祖国、世界各地,拥有川环科技、华力创通、西藏药业等十余家上市公司,总资产超1.2万亿元,涉及科技、文化、金融、制造等诸多行业……亮眼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天下达商的艰苦奋斗、拼搏实干,也离不开我市好环境、好政策的呵护与支持。

3月31日,达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靖 摄)

2015年,市委市政府举办第一届达商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这是全球达商汇聚家乡、以家乡发展为中心的盛事,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举办地点设在达州。四届达商大会以来,集中签约项目459个,总投资达1800亿元,落地资金到位率超60%,掀起了在外达商人才回乡、项目回引、资金回流的高潮,切实为家乡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领导关心显真情

达商发展增动力

今年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全市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鼓励广大达商抢抓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在应对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在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内外需不足等多重挑战下,我市民营经济保持总体稳步发展态势,足显韧性之强。在这背后,政策支持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一环。 

领导关心显真情

达商发展增动力

今年3月,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在全市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鼓励广大达商抢抓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在应对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在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内外需不足等多重挑战下,我市民营经济保持总体稳步发展态势,足显韧性之强。在这背后,政策支持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一环。

惠企政策见实效。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市相继出台实施稳定产业链供应链9条措施、稳增长35条系列措施、助企纾困10条措施等惠企政策,通过优政策、强供给、促提升,不断加固“稳”的基础,加速集聚“进”的动能,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固本强基”。

对外窗口展实绩。今年7月,我市成功启用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大厦达州会客厅,天下达商欢聚于此共襄盛举、共谋发展。达商总会、各异地达州商会和企业家们以达州会客厅启用为契机,积极弘扬新时代新达商精神,抢抓机遇,共谋发展,为家乡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商会建设强动能

党建引领促发展

目前,全市工商联系统现有直属商(协)会、异地商会356个(其中行业商会44个、乡镇商会251个、街道商会21个、市县异地商会32个、园区商会2个、市场商会4个),会员总数超1.3万名。

组织规模持续壮大。今年,我市异地达州商会新增至17个,直属商(协)会共19个。在各方的大力推动下,达商版图正不断拓展,商会组织发展迅速,我市民营经济将不断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5月19日,达州市湖南商会成立庆典大会在达州举行,现有注册企业会员98家,经营范围涵盖电站施工、电影院线、新能源车辆销售等诸多行业。6月28日,四川省达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商会在达州正式成立,标志着达州高新区2300余名企业家有了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平台。7月23日,来自南京各地的达商企业家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了“南京达商之家”——南京市达州商会正式成立。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新成立市社会组织第三综合党委,紧紧抓住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市36家直属商(协)会和异地达州商会中党组织覆盖率达67%,党员近700名。

商会活动形式多样。鼓励行业商(协)会和异地达州商会通过召开联谊会、培训会、周年庆典等活动,加强行业内、地域内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友好商会联盟,合作抱团发展。近年来,各地各行业商(协)会踊跃互动,共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上百余次,扩大了商会的社会影响,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

达商回引显成果

“双招双引”出实效

宣汉的万亩脆李产业示范区、化工新材料项目,通川区的医疗产业园项目,达州高新区的复合新材料及无人机项目……在达州,正因为返乡达商游子的思乡情、达商骄子的创业情,接连不断的项目让家乡面貌更加蓬勃生机、日新月异。

重点产业稳步发展。我市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围绕“3+3+N”重点产业,加大开放合作,先后签约落地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等9个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

“双招双引”形式丰富。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增强双招双引主动性,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切实增强企业内在动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双招双引的主力军。近年来,开展投资推介活动20余次,宣传展示达州好形象,不断擦亮达州名片。目前,已在17个重点城市设立万达开示范区“双招双引”工作站,邀请200余名“达人”担任“双招双引”特聘专员。

返乡投资信心更足。异地达州商会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牵线搭桥、以商招商,积极返乡创业或招引企业来达投资兴业。近年来,广东省四川达州商会、南京市达州商会等异地达州商会组团回达考察交流,与达州高新区、开江、宣汉在电子信息及旅游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乡村振兴开新局

公益事业展佳绩

一直以来,广大达商在加快企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疫情防控中通过开展公益性帮扶、经营性合作,让企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实现“双赢”。

新冠疫情期间,全国达商情系桑梓、心系家乡,纷纷响应市委市政府抗疫倡议,主动参与和服务全市防疫抗疫大局。全国1784名达商捐款捐物合计经济价值达5700余万元,在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成都。各地达商利用身边资源和渠道,协助各县区政府从国内外采购抗疫物资2000余万元。3位达商回乡创办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有效提高了本地抗疫物资的供给能力。各地达商企业及时开展产能恢复和生产自救,助力我市和当地经济2020年实现“V型”复苏反弹。疫情期间涌现出捐款100万不留名、大年三十奔赴外地采购抗疫物资等许多感人事迹,在《学习强国》《中华工商时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成都达州商会、四川天王牧业分别被全国工商联表彰为“抗疫救灾先进商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

“万企兴万村”是我市引领广大达商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行动。我市组织746家企业、59家商(协)会结对帮扶565个村,实施“兴村”项目871个,累计投资到位资金21亿元,消费帮扶近5亿元,捐资捐物达1400万元,解决就业3.2万人,培训人才2.8万人次。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江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