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7 10:11
近年来,君塘镇君坝村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机制,通过学习借鉴定海区马岙村美丽乡村建设和浙江“千万工程”先进经验,坚持以“夯基础、兴产业、优环境、惠民生”为抓手,以奋力打造“达宣‘后花园’、乡村‘会客厅’”为目标,全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先后创建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加强项目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优化项目谋划。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示范片建设,“一村三企”格局形成,花仙谷、陌上森林、老君洞融合连通,陌上森林河道整治、玻璃大棚、乡村民宿、游步道基本完工,火锅城、休闲垂钓等项目加快建设,5公里旅游环线全面油化升级,全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00万元,花仙谷被评为达州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成功创建3A景区。
强化项目调度。成立乡村旅游示范片项目建设指挥部,组建综合协调、项目推进、监督检查工作专班,每半个月召开专题会研判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按“项目建设园区业主负责”原则,全力推动项目高标准建设。
实化项目招引。持续贯彻“文旅靓县”战略,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区提升大行动,坚持专班服务、整体规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打造独具特色红色文旅项目,开展周边人居环境整治,同步抓好君坝村创建天府旅游名村,花仙谷创3A级旅游景区,整体提升片区颜值和品牌知名度。对四川华西设计院重庆分院、重庆比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续跟进,力争通过以引资方式高规格打造君坝村老君洞景点。
强化造血功能,培育内生发展动力
强化项目建设。统筹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1000余万元,推动对示范区内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缩短城乡距离、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大力招才引智。校企联合,建立实训基地,投用后宣汉职业中学将长期派驻旅游专业师生100余人进行实训,为君坝村乡村旅游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镇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批党员领导干部退休不褪色、离职不离责,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如王绍发、张玖体等曾任职主要领导,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分别驻点花仙谷和陌上森林,参与园区建设协调和管理服务,用激情和汗水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引进硕博研究生2名,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辐射带动发展。结合新形势下消费者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周边火锅城、有机农事体验中心、星空露营、主题“坝坝宴”等旅游新业态。乡村旅游民宿、农旅观光玻璃大棚等项目建成投用,陌上·渔人码头项目加紧建设中,力争元旦开门迎客。
农旅融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君坝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增加租金收入,推动资源变资产。3家企业租用土地(1000元/亩)、林地(200元/亩)5500余亩,租用闲置农房50余间(1000元/间),每年为群众发放租金355万元。
增加务工收入,推动农民变工人。就地吸纳300余人到园区务工,从事建筑施工、园区管理、餐饮、保洁、保安等岗位,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增加经营收入,推动农家变东家。带动周边群众开办农家乐和特色商店20余家,每年增收800余万元。
增加村集体收入,推动薄弱变示范。通过入股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和东西部协作固定分红等模式,2023年3家企业所在的君坝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40万元。今年,君坝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利用分红资金开设君坝村惠民超市,在方便群众的同时,经营利润用于持续壮大村集体收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罗锋 李晓宏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