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壮大特色农业产业 推进共富工坊模式 发展传承传统技艺

渠县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近年来,渠县围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推进共富工坊模式、发展传承传统技艺等,千方百计拓宽增收“好路子”,努力鼓起群众“钱袋子”。

特色产业稳增收

秋风拂过,宕渠大地迎来收获季。在渠县李馥镇石桅村,种植的2000多亩辣椒红绿交错,陆续成熟。村民们穿梭其中,左右开弓不停地将一个个红彤彤的辣椒采收入桶。

“我平时在家务农,现在基地务工,一天能挣80元,在家门口就有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正忙着采摘辣椒的村民王建林开心地说,每月能挣2千多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每年还有800元的收益。全年下来,这块就能稳定增收2万余元。

“从最初的育苗移栽,到中后期的管理和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每年都要带动上万人次到基地务工。”辣椒基地负责人毛鸿亮说,繁忙时每天有300多人务工,每月发放务工费就要70多万元。

不仅是辣椒,李馥镇还在大力发展传统粮油生产的基础上,引进业主规模发展蔬菜、红梁、羊肚菌等特色农业产业,让不少原本亩产几百元的土地,实现了产值上千元。同时,以基地务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让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近年来,渠县通过粮油产业促振兴、特色产业稳增收“两条腿走路”,在大力发展以科技高效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2+N”特色农业。全县已发展黄花、双椒、萝卜等优质蔬菜基地29万亩,柑橘柠檬种植面积20万亩,蜂糖李5万亩,让渠县这些极具渠县特色的农产品畅销全国市场。

柠檬基地

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背后,渠县实行“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营管理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务工收入+经营分红”等利益分配机制,形成“租金+股金+薪金”增收模式,最大限度鼓起群众“钱袋子”。

共富工坊促增收

一场大雨过后,天气格外清新。在渠县万寿镇,村民许香英在家里忙着打包加工的半成品针织衫,准备送往共富工坊——万寿社区的渠县振欣针织厂。

许香英从事的是埋夹加工,一台埋夹机、一把椅子,便是“家庭加工坊”。她说,因为工序单一,一天可以做四五百件,每月能挣三四千元,挣钱、务农、顾家都不误。

振欣针织厂负责人说,为让村民就近灵活就业,企业提供了一批不需要在工厂坐班的就业岗位,主要从事缝盘、埋夹、挑撞加工。通过集中技能操作培训后,让村民们把加工材料带回家进行加工,然后验收按件计费。

渠县是人口大县,人力资源丰富。随着轻纺服饰产业的蓬勃发展,轻纺服饰产业线由点及面,从渠县经开区一家家企业向全县镇、村延伸,为乡村产业车间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车间务工+家庭做工”“企业+车间+农户”为特色的共富工坊模式在全县悄然兴起。

同时,共富工坊“来料加工+订单生产”“按件计酬”等方式,在方便村民在家务工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由单一的驻点招工到面上劳动力分布精准招工的转变,进一步缓解了企业劳动力短缺难题。

“该模式不仅促进了村民增收,也盘活了镇、村一些农房、仓库等闲置资产,一举多得。”渠县县委书记王飞虎坦言,开展共富工坊建设,点燃乡村共富新“引擎”,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举措,在盘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促进了群众足不出户实现增收。

为持续做大做强共富工坊,渠县以稳岗位、扩就业、提技能、促增收为抓手,结合产业、资源等方面优势,目前已发展共富工坊80余家,解决群众就业1万余人,户均年增收1.2万元。

传统技艺助增收

“不点火、不冒烟,看着电视做草编;不出门、不出院,轻轻松松把钱赚。”这是渠县龙凤镇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在这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群众聚在一起,边拉家常边做草编……

草编是当地的传统手工技艺。渠县草编传承人余传明说,小麦收割后,不起眼的小麦秸秆在村民眼中也成了宝贝。他们将小麦秸秆筛选后,编织成草编,制作草帽。对比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发展传承草编技艺不仅变废为宝,而且还能“点草成金”。

80多岁的村民陈广哲说,趁着空闲,她每天至少可以编3条,每月坐在家里可以挣500多元。

以前一个人编一顶草帽要一整天。“现在有了机器帮忙,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余传明说,在编好草帽帽檐的情况下,一台机器一天可以制作400多顶成品草帽。

龙凤镇按照“支部+协会+编织户”的运行模式,发展草编专业户300余户,带动手工编织技艺的妇女群体2000多人,还延伸出蒲扇、提篮、枕套等高品质草编工艺品,年人均增收5千余元。

传统老手艺,富民大产业。目前,龙凤镇已发展小麦面积3000余亩,“龙凤草编”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镇发展草帽厂20家,年产草帽380万顶,年产值3000余万元,带动60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产业发展新路。

此外,渠县还依托“渠县刘氏竹编”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大做强竹编产业,使得渠县代代相传的“指尖技艺”完成向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的转变。

□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杨东 摄影报道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