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香”出来的产业

——达州高新区蔬菜水果走向规模化特色化订单化

发布时间:2023-08-17 10:2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八月,达州高新区阡陌纵横的田野里,绿的菜、黄的果、红的瓜在充沛的阳光雨露下成熟飘香。城内的销售、省外的订单、采摘的群众,让曾经辛劳的汗水化作了此刻的欢笑,回荡在整个山间地头。

采摘南瓜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按照提质量、增效益、促对接的总体要求,持续强化果蔬产业规模化、特色化、订单化发展。群众的收入多了,信心足了,一个个充满特色的果蔬产业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全新动力。

技术赋农结“硕果”

时逢盛夏,正是南瓜采收的好时节,石板街道铜宝村400余亩柑橘种植基地里套种的南瓜逐渐成熟,迎来丰收。

在采摘现场,一个个色泽金黄的南瓜“躲”在茂盛的叶子下面,工人们熟练地将南瓜采摘、分拣、装车,现场一派忙碌景象。8月初,该种植基地就开始南瓜采摘工作,预计将持续到8月底。

“目前,我们已采摘南瓜1000公斤左右,预计总共采摘10万公斤,这些南瓜主要销往达州高新区机关食堂和复兴农贸市场,按照每公斤3元的市场价计算,今年南瓜的盈利将超过5万元。”铜宝村村党委书记昝智成说。

“在这里工作不光离家近,每天还能收入80元,大家都愿意在这里工作。”村民潘光平说。

柑橘林里套种南瓜,不仅提高了农场总产值,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近就业、稳定增收的机会。据统计,该种植基地先后吸纳2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提供劳务工资报酬8万元。

采摘青脆李

铜宝村科学有效地开展柑橘南瓜复合种植的背后,少不了石板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

今年3月,为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同时在柑橘生长的空窗期为村民增加收入,石板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经过深入调研,因地制宜为铜宝村定制了“地下有瓜、树上有果”的复合种植新模式。

送技到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石板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围绕施肥管理、嫁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细节,多次来到田间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对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把各方面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是石板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今年以来,该中心已累计向辖区各村开展种植技术培训20余次,接受培训人数超过500人。

规模发展鼓“腰包”

8月的何家村,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

走进斌郎街道何家村青脆李种植产业园,成片的李子林郁郁葱葱,一串串硕大的李子压弯了枝头,丰满圆润、色泽翠绿的李子在阳光下散发诱人的清香。不少游客趁着休闲时光,带着孩子穿梭其中,边吃边摘,尽享采摘乐趣,感受丰收喜悦。

“果园的李子在集中种植后整体的挂果率要高不少,同时整片的果园也能吸引游客过来采摘游玩,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产业园负责人何文杰说。

“别看现在李子生意做得红火,在几年前,我们村的李子都是各种各的,品质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也不好找,采用集体规模化发展后,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村民吴后琼回忆道。

2015年以来,何家村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李子种植进行了规模化升级,将全村60余亩分散种植的李子树改为规模化集中种植,并打造了何家村青脆李产业园,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目前,何家村青脆李产业园拥有青脆李、五月脆等多个品种,其产品质量得到了不少游客和经销商的认可。在规模化发展的推动下,何家村李子产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分拣梨子

据了解,如今,何家村青脆李产业园已栽植李子树3000余株,吸纳原种植户20余户,同时,李子园发展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劳务用工都来自当地村民,村民除了能获得产业园务工收益外,还能获得土地租金和村集体经济分红。

“未来,我们将继续把李子做成规模化产业,树立品牌效应,因村制宜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推动‘种植+采摘’的产业融合发展,让产业更加兴旺。”何家村党委书记宋苹菊说。

近年来,斌郎街道通过完善蔬菜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立足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了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强的果蔬产业进行规模化升级,真正让产业装满村民的“钱袋子”。

通过规模化种植,斌郎街道正打造产业发展金字招牌,按下果蔬产业振兴“快进键”。目前,斌郎街道已发展郑家村耙耙柑、红花村火龙果、何家村青脆李、龙坪村西瓜等特色果蔬产业,已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

订单种植聚“潜力”

这两天,雷峰山梨园基地负责人陈杨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

“你们果园的梨子采摘了多少了,到时候记得通知我过来拉货。”“你们的梨子口碑很好,明年我们的订购量还想继续增加”“还有没有多余的梨子,我们还想加购。”……关于订单的电话,陈杨总是一一耐心地回答,自从采用订单式种植模式后,梨园的效益变得越来越好。

培训活动现场

走进金垭镇金丰村雷峰山梨园基地,只见繁茂的枝叶间个头圆润饱满的黄金梨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基地内,果农们正按照订单,将采摘好的梨子分装打包,方便货车运输。

“自从我们和多个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以来,基地里的梨子完全不愁销路,最近我们也在与新的客户对接,明年有望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陈杨说。

据了解,金丰村雷峰山梨园基地种植面积约12亩,以黄金梨和水晶梨两个品种为主。去年开始,该基地开始尝试发展订单式种植,成功解决了“种出来卖不掉”的后顾之忧,如今,该基地的年销售收入已超过8万元。

“订单式种植不仅有利于打通果蔬产销的‘最后一公里’,还能助推设施蔬菜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在雷峰山梨园的推动下,我们正尝试在全村推广该模式,解决果蔬产业种植散、规模小、市场销售困难等问题。”金丰村党总支书记潘李龙说。

从田间到市场,订单种植让金丰村的“小产业”正稳步走向“大市场”,而这一模式在金垭镇也在逐步普及。

2022年以来,金垭镇积极对接中心城区多个果蔬市场,鼓励辖区各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并引导各村集体经济、种植大户等与产销公司签订订单种植收购协议,通过“以销定产”的途径、保底收购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农民信心,促进果蔬产品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生产。

“发展订单经济的好处不仅是产品不愁卖,还能借助客户资源优势,深入分析研判辖区果蔬种植的优势机遇及短板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尝试根据各产业订单情况,认真谋划布局产业发展思路,从而扩大全镇果蔬产业竞争力。”金垭镇副镇长赵丹说。

□文/图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灿然 刘姣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