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从打工仔到新农人

无穷之路|脱贫户蒲俊铭的“稻田守望”

发布时间:2023-08-10 10:07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蒲哥儿,忙完这茬,我们就先回屋头吃饭了哦。”盛夏时节,正是水稻的生长旺季,从渠县三汇镇白蜡社区、汇东社区绵延至联合村,满目翠绿,一眼望不到头。这700亩农田全是蒲俊铭一人承包的。

听见工人的呼喊后,蒲俊铭从稻田里伸直腰,露出一张干瘦黝黑的脸,一边回答“要得”,一边加快了操作机械打农药的动作。回屋途中,租借农机的电话接连打来,“几台打药机器全租出去了,看来还得再购进。”

冬天油菜,夏日水稻,间歇轮作蔬菜,这片农田的农机作业声不曾停过。靠着一身干劲和国家扶贫政策与资金的支持,蒲俊铭播洒汗水的这片土地,见证了他从曾经的贫困户变成致富带头人的过程。

因病致贫

靠扶贫款创业养出金猪仔

“你中午回来吃饭不,我开车来接你。”农忙时节的一天,蒲俊铭打电话询问去邻村指导农机操作的妻子午饭如何安排。未买车前,到邻村这段路步行要40分钟,如今,新轿车就停放在蒲俊铭的院坝内。

这样的日子,对于几年前的蒲俊铭来说是难以想象的。“80后”的蒲俊铭是家中老大,17岁选择外出打工,辗转重庆、福建、浙江、广东多地。2017年,蒲俊铭被医院诊断出重症肝炎,长年体力劳动又造成了腰椎肩盘突出,打工生涯被迫停止,多年攒下的积蓄也消耗殆尽。他回到家乡渠县养病,自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养病期间,国家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大大缓解了医疗费用带来的经济负担,各级帮扶干部常来走访慰问。此时的蒲俊铭也意识到,不能光靠党和政府来养活自己,得自己奔出路。

由于不能再干重活,上手相对容易且有蛋、肉双重效益的蛋鸡养殖,是蒲俊铭想到的第一个“出路”。不久,他买来500只鸡苗,却因没有规模化养殖经验,一场鸡瘟后,只有百余只鸡出栏。

就在蒲俊铭陷入愁闷之时,驻村帮扶干部帮他对接了农技站专家,并积极落实产业扶持资金,养鸡之路逐渐走上正轨,最高年出栏量达到1500只。

为增加收入渠道,蒲俊铭又买小猪试水,一场猪瘟又折损几万元。挫折没有打败他,蒲俊铭向村内养殖大户悉心请教,靠着各项扶持政策,2019年再次购入40头小猪,最终赚得回乡后的第一桶金。

参加帮扶培训

紧跟政策瞄准农业“新蓝海”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渠县的帮扶工作更多由“输血式”变为“造血式”,组织开设了各式各样技术培训班。

在成都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在重庆城口学腊肉熏制,还有果树嫁接、动物养殖、农机操作……“课堂学习理论,基地进行实操,包吃包住,党和政府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蒲俊铭多次被评为培训班优秀学员。

在这一过程中,蒲俊铭结识了不少新农人,一起交流经验,愈发了解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从家中的1亩地起步,蒲俊铭发展起200亩粮油产业,“国家对粮油产业有补贴,还发放免费的种子和肥料。我承包的规模不算大,管理精细后产量也高,第一年就有了不错的收获。”

渠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基地多,劳动力却十分有限。蒲俊铭要想扩大规模,必须解决这一难题。培训班上课时,老师的一句“机械化”点醒了他。“农业看天吃饭,翻地、播种、收割就得看应季的关键几天。我们这是丘陵地带,至少也要实现半机械化才行。”蒲俊铭信心十足,贷款买入旋耕机、拖拉机、收割机,凭借一股钻研劲儿,竟成了全能农机手,各种技术证书铺满书桌,流转的土地慢慢扩大到700亩,变成一名新型农业经理人。

一年一季水稻,一季油菜和麦子,两季玉米,还套种有大豆,间作豌豆尖等各类蔬菜,一年时间,土地一点都不“荒”。蒲俊铭说:“农业就得多尝试,无论是品类、品种还是种植技术。今年我们新种了50亩高粱,看收益再决定是否要扩大规模。”

做强深加工

把平凡日子过得更有滋味

对于年近四旬回乡养病的蒲俊铭,蒲母曾经一度担忧。“你看他现在都很瘦,刚回时脸色‘卡白’,没一点血色,走路都要喘气。见天要用药,一天几百元,生活费都拿不出来。”

对于刚回乡的苦楚,蒲俊铭早已释然,去年承包地总产值达到了百万元。利用起垄机、播种机等七八台农机,为附近农户提供代耕、代收服务,一年也有5万的收入。

日子越过越红火,原先只有木头饭桌的客厅,摆上了新购置的家电。农闲时,一家人开上小汽车,四处悠然玩耍。蒲俊铭把自己的农业公司取名为“家合康农”,寄予了无限美好和期望。

对于未来,蒲俊铭目标清晰——建库房和工厂,做深加工。“一亩谷子加工后,产值能上千元。工厂既方便周围农民打米,还能吸纳更多人就业,让我们一起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戴静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