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通川区:小李子成就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3-08-08 11:34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又到脆李成熟时,通川的李子园区又迎来一年最热闹的时节。

有背着大筐李子叫卖的果农,有忙于接单的电商老板,也有忙着包装的邮递小哥,更有开着私家车前来尝鲜的各地游客……线下火爆的同时,“通川脆李”在线上同样热度不减,通川的朋友只要打开微信朋友圈,随时都可以看到代购“通川脆李”的信息。

俯瞰点兵山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

“通川脆李”火热的背后,隐藏的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据悉,今年通川区“通川脆李”预计产量1.6万吨,产值达1.2亿元。“小李子”缘何撑起“大产业”?8月4日一早,迎着朝霞,记者一一探访了“通川脆李”的主产地,邂逅一场李子“盛宴”的同时,感受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电商销售约500万斤

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田家塝是“通川脆李”种植的发源地,这里种植“通川脆李”数十年,李子品质优良、广受好评。可即便如此,田家塝李子也曾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销路难题。从滞销无奈倾倒到百姓的致富“金果”,这一切离不开一股“电商风”。

近年来,凤北街道通过搭建电商平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的订单式农业生产,并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市场,形成产、供、销紧密衔接的产业链,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4000余亩环凤脆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挑选、包装李子

在双鱼湖社区的电商站点里,社区干部张翠正忙着安排整理当天要发往外地的李子。“为了扩大环凤脆李的销量,社区早在四五月份就和全国各地的客商建立了联系。等李子进入丰产期,他们就会开着各种保鲜冷链车到我们园区来直接把李子收走发运到全国各地。”双鱼湖社区党委委员张翠说。

自从电商站点搭建起来,通过多年的运营,环凤脆李以其饱满的外形和独特的口感在全国各地小有名气。如今的双鱼湖社区家家户户有了果园,并建立起了生产合作社,果农只需要将李子采摘下来,由多家快递公司上门驻点收货,发往全国各地。

随着电商站点的建立,环凤翠李的销路越来越广,每天都有环凤脆李通过电商发往全国各地。2017年起至今,环凤翠李的电商销量逐年提升,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的环凤脆李共计约500万斤,电商销售总额近7000万元。

12个乡镇布局脆李种植

增收与种植,向来都是一条亲密缠绕的纽带。既然销路畅通,种植面积的提升就成了农户增收的最大难题。

走进位于青宁镇的达州市鲜利生态果园,空气中弥漫着清甜果香,颗颗翠绿熟透的李子缀满枝头,村民们提着小桶在树下忙碌。“每天早上5点多钟上山采摘李子,到正午以后就不能再采了。夏天气温太高,果子会被烫得不好吃。”达州市鲜利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传宣说,只要不下雨,现在他每天都带领村民上山采李子。

村民采摘李子

魏传宣是种植青脆李近二十年的老果农,四年前他的果园还局限于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的两百亩地,十几年的经验积累和市场开拓,让扩大规模成了魏传宣的心愿。“田家塝那里种植户太多,地块也零散,根本没法大规模种植。要想成规模,只有往其他乡镇跑。”魏传宣告诉记者,选择青宁镇主要是道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土地也比较集中,而且离景区也比较近,线下采摘的人较多。

如今,“通川脆李”现有产业面积3.7万亩(其中投产面积2.3万亩),这些集中分布于凤凰山环山带、北山、青宁等12个乡镇的果子,一经上市便成了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广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

“头雁”培育提升发展驱动力

通过科学规划布局,通川李子产业初成规模后,通川区还注重于“头雁”、人才的培育,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驱动力。

“李子树生虫了怎么办?修枝要掌握哪些技巧?”走进北山镇点兵山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记者在该基地看到,许多水果商贩早早便前来采购李子,一番精心逐树挑选,不少心急的商贩还自己带了不少工人一同采摘。在这火热交易中,记者还撞见一场特殊的“家访”。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果树学专家周庆阳,正在对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军进行考核,和唐军一起接受考核的还有这点兵山上的2600余亩青脆李。据了解,田丰巴山青脆李种植基地2014年12月落户点兵村,2015年5月,以“基地+农户+电商”合作发展模式,正式成立达州市通川区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一场家访源于去年四川省2022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游客在双鱼湖社区采摘李子

近年来,通川区以全区“8+3”产业布局为引领,发挥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作用,实施农业科技“人才组团”和“人才五进”行动,招募147名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实训见习,选派科技特派员11名、邀请40余名农技专家对全区农业产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这个‘头雁’项目是去年区农业农村局推荐的,成功入选后我去川农大培训了一个多月,学到了很多东西。培训之后,班主任将同步进行长期跟踪服务,定期回访学员。”唐军告诉记者,有了技术指导,园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点兵山田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李子产品

“现在已经有2600余亩了,今年预计产量240万斤,产值约1300万元。天气好、技术到位,今年脆李丰产。”盘算完家底的唐军,向记者扬了扬听课笔记笑着说,“等我把这个吃透,也去镇上跟其他种植户分享。”

□文/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洁 谭楚甲 特约记者 郑涛 图/李平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