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1 10:23
通川区东城街道二马路社区把推进小区多元治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始终以党建引领为中心,以提升基层治理“力度”和“温度”为目标,着力打造“红管家”团队,有效将党组织的力量延伸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合力推动小区治理持续向好。
“我们自己院坝的摩托车只有七八辆,那么现在外面来的摩托车太多了,停放又没有规律,不便于我们管理,还影响我们的环境,请大家提个意见。”在东城街道二马路社区金华大厦的休闲亭里,一场居民议事活动正在举行。
金华大厦建于2002年,共有居民楼3栋5个单元,住户184户640余人,其中党员12人。曾经的小区“脏乱差”、秩序混乱、文明落后。2020年,社区党委通过向政府申请对该小区提档升级整治改造,小区硬件基础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由于没有专人管理,小区杂物乱堆乱放、环境卫生差等不文明现象时常发生。
“小区虽小,事关群众利益,要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群众身边的事做好、做实,核心是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东城街道二马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唐龙友说。
为了切实解决小区治理难题,社区党委着眼实际情况,针对性推出了金华大厦“1+N”治理模式。即:1个强有力的小区党支部(金华大厦小区支部),引领整合小区业委会、楼栋长、党员志愿者、兴趣团队等N个治理力量,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充分发挥党支部“红管家”在小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政策法规宣传、自我管理等多种服务。
“红管家”赋能,助力基层治理。在社区的指导下,70岁的金华大厦小区支部书记王启福带头,建立了“红管家”联席议事、常态走访、日常轮值等常态化服务机制,紧扣小区治理难点、痛点,及时召开联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齐心协力为小区居民服好务。在广泛征求业主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协调,优化了下水道和线路、规划了停车位、安装了充电桩,完善了门禁、监控,小区公共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形成了“大家事大家办”的共治格局。
“只有把群众事情办好办妥,才能赢得群众支持和信任。我们还不定期召开小区问题听诊会,听取居民群众对小区自治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东城街道二马路社区金华大厦小区支部书记王启福说。
服务有温度、管理有力度。东城街道二马路社区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红管家”为中心,拓展党员队伍、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楼层骨干等力量,把金华大厦小区以家的标准建设,以家的责任管理,以家的情怀服务,“1+N”模式成效逐步凸显。“红管家”成为居民群众的贴心人,也让社区治理工作有色彩、有温度、有活力。
“我们将在更多的三无小区以及楼院创造条件,不断完善‘1+N’小区治理模式,通过‘红管家’的绣花功夫,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持续提升社区治理实效,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东城街道二马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莉说。
□文/图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洁 谭楚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