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0 10:57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江吉)5月30日,记者从达州海关获悉,今年1-4月,达州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50.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25.8%,总值位居各市州第6位。
据悉,出口49.2亿元、增长131.2%,进口1亿元、增长1.9%。外贸新业态多点开花,加工贸易持续回暖。1-4月,我市以一般贸易进出口39.4亿元,增长89.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8.4%;同期,加工贸易扭转下滑态势、止跌回升,增长15.8倍;以保税仓方式实现货物进出口总值0.3亿元,增长48.5%;随着我市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我市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从无到有”实现了较快发展,前4月累计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为我市外贸注入新的活力。
外贸“朋友圈”不断壮大,外贸“舞台”更加宽广。前4月,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达到163个,外贸市场进一步多元化。东盟仍为我市第一大贸易伙伴,实现进出口总值8.53亿元,同比增长1.4倍;依托RCEP协定带来的机遇,对RCEP成员国家进出口总值14.1亿元,增长1.1倍;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21.6亿元,增长1.8倍,占全市外贸总值4成。外贸主体数量增加,民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在积极推动报关单位备案便利化措施基础上,我市海关机构针对咨询较多的问题,及时发布了出境水果果园登记、申请进口食品进口商备案等相关政策解读。截止4月底,我市进出口登记备案企业数量大幅提升,已超450家;此外,民营企业外贸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前4月实现进出口总值49.8亿元,增长1.3倍。
主导产业优势持续彰显,农食产品出口创新高。服装、塑料制品、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我市主力出口产品,出口总值达21亿元,增长1.4倍,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2.7%;进口以机电产品为主,进口总值0.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众多农食食品农产品企业抢抓农时,率先开局,达州海关围绕新鲜香椿、竹笋等优势特色农食产品,打出送策上门、因需施策、快速通关等“组合拳”,帮助扩大出口。前4月,我市13批次、货值46万元人民币的新鲜香椿、竹笋“优”“鲜”出口,是去年全年的2.1倍。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