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巴人龙蛇信仰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3-05-18 16:38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廖晓梅


活动于川东、鄂西、陕西汉中一带的巴人是中华民族较为古老的一支。和其他民族一样,巴人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并不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崇拜信仰——龙蛇信仰。

巴人的前世是“巴蛇”

人类自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直在不断探寻生命的起源,特别是早期人类在自身掌握的知识比较贫瘠的状况下,根本不能破解人类从哪里来的难题,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创世神话、起源假想,并在口口相传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认知体系。人首蛇身是早期人类对始祖的一种普遍认知,伏羲鳞身、女娲蛇躯、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巴人更是坚信自己是龙蛇的传人,这源于巴人是伏羲后裔的认知,《路史·后纪》记载:“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为巴人。”据此而言,巴人将自己的始祖作为崇拜信仰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也可以看作是古巴人化解起源困惑的一种心理释放。

在远古社会中,早期人类在谋求生存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与天地万物发生着或疏或密的关系。身边的动植物,乃至没有生命的物体,在特定的环境和思维中与部落氏族产生了一定的神秘联系,从而促成了将其作为本族群的依赖、标志,或者是代表性符号,崇敬与膜拜就演化为氏族的图腾信仰。巴地山高水急,茂林丛生,大蟒大蛇较为常见,巴人作为诞生并聚居于巴地的原住民,以龙蛇作为图腾并以此得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考的《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了:“巴蛇吞象,三岁而出其骨。”;富有浪漫主义特点的《楚辞·天问》也说:“一蛇吞象,厥大如何?”。蛇蟒的体格和巨大威力被不断强化、神化,如“吞象”的壮举让人引以为豪,巴人以其作为信仰的图腾,充分展现了渴望强大、维护尊严的朴素意识,这在生产力极为落后、部落间争斗频繁的时代更为突出。从发掘的大量巴人遗物和文字材料来看,以蛇为图腾是巴人的典型传统,实为巴文化研究者的共识所在。

历史悠久的龙蛇信仰

蛇巴在大巴山区域兴起应追溯到7000多年前,巴族在大巴山南北两麓生存繁衍,达到了兴旺的局面,巴族、巴地、巴国成为彼时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蛇是巴人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氏族图腾。唐代诗人元稹在通州为官时说“巴之蛇万类,其大蟒尤甚”,证实了州南170里的辖地有蛇龙县(今四川省开江县),人们普遍信仰蛇蟒的史实。秦汉大一统后,进一步宣扬和崇尚脱胎于蛇的龙文化。为了强化国家的统治管理,龙与专制王权联系起来,成为了统治者的象征,晋汉后的文献也把伏羲、黄帝等古圣先王与龙蛇联系起来,成为崇拜信仰的主流。加之龙文化在华夏大地的普遍盛行,巴地以外的很多地方也都信仰龙蛇文化,古代百越民族文化中就包含龙蛇信仰,闽浙一带也有着龙蛇信仰的习俗。与此同时,日本、越南等国民间也有着龙蛇信仰,他们将蛇视为神明并进行供奉。就普通民众而言,则是与吉祥富贵等美好愿望联系起来,成为华夏民族的共同信仰,中华儿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龙的传人。

在巴人生活区域有着不少的巴人龙蛇信仰民风民俗记载,《太平广记》里的蛇具有加官晋爵的预示作用。在卷456“冯绲”条有这样的内容,车骑将军巴郡冯绲担任议郎一职时,“发绶笥,有二赤蛇可长三尺,分南北走”。占卜者说:“此吉祥也,君后当为边将,以东为名。”过了五年,冯绲果然做了大将军,不久又官至辽东太守。明朝曹学在其《蜀中名胜记》中说:“《志》云:‘在(县治)北四百里南坝寺(唐建也),每岁端午前后有蛇自柱础间出,沿阶满室,大小、颜色非一种,然不为害。昔人传云三万四千尾,不可数也。’按此即巴蛇洞云。”经考证,文中所提巴蛇洞在今巴中市通江县,是古代巴人的聚居区之一。从洞中祭祀蛇,到修建寺庙祭祀蛇,说明对龙蛇的信仰得到强化。随着国家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提升,为巴文化学者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平台,他们对龙蛇信仰崇拜进行了披沙拣金的整理,如余云华先生收集了巴渝民俗中的蛇文化(信仰),蛇祖宗、蛇抱蛋、蛇换衣、蛇故事……充分反映了巴人龙蛇信仰不失为川渝地区民众的生活习俗,也说明了巴人龙蛇信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蛇信仰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巴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重庆及四川成都、达州、巴中等地都成立了巴文化研究院,并将巴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打造。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关于巴人巴国的考古发现和遗迹探索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如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还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成就对巴人的龙蛇信仰研究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最为重要的是为其研究提供了充实的佐证资料,避免单一的就典籍开展研究的不足,如一些古代石器、器皿的龙纹、蛇纹都有力地证明了巴人龙蛇信仰的历史渊源。步入信息时代的人们依然会坚信信仰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同样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龙蛇信仰蕴含的精神品质,对提升民族力量也有重要作用,让悠久的传统文化信仰绽放新的精神活力。

为了将巴文化与当代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各地也在奋力打造巴文化文旅品牌,这无疑为龙蛇信仰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达成了相互促进、融合提升的良好局面。达州市在建设全国“巴文化高地”框架中,就征集并确定了巴文化标志“巴人印章”,logo设计就来源于达州巴文化遗址的出土文物,融入了巴人的龙蛇信仰,形同篆刻印章的图章外围就是龙(蛇)纹。这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表现了达州龙腾虎跃、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可以说是巴文化独特元素和达州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极具传播性和推广性。川东北的开江县甘棠镇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办“耍火龙”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各地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该文化活动既是对龙蛇信仰的延伸和时代化,又寄托了人民群众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诸多美好愿望。广安市以蛇龙村的蛇龙山为依托,打造了蛇龙山风景区,“蛇龙山巴人石头城”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龙蛇信仰作为巴人的原生信仰越来越清晰,它所独有的物质和精神价值正在充分体现。当然,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寻与思考,并运用到人文社科领域各个方面。

文/彭辉/彭明浩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