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大竹: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极” 守住粮食生产“安全线”

发布时间:2023-05-15 10:33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是大竹县促农增收的“秘笈”。近年来,大竹县坚持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将保护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和建设天府粮仓“省之大计”放在心上、干在实处,深入实施“一村一项目·党建引振兴”行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粮食生产保障能力,坚决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

抓住“关键少数”

形成“头雁效应”

5月9日上午,在为前来办事的村民答疑解惑后,大竹县文星镇方斗村党委书记朱海军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蔬菜种植基地查看情况。近段时间,朱海军最关心的就是这块由村集体管理种植四季豆的田地。

“去年,村党委带领村民开垦了这片田地,用来补种晚秋蔬菜,丰厚集体‘家底子’,除去成本,去年共收入7万左右。”朱海军告诉记者,今年,村党委设立了产业发展负责人,由村集体带头实验,在该地块统一换种四季豆,通过保底收购,带领村民不断尝试新的致富“增长点”。此外,村里还购买了旋耕机,准备探索集体经济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创收新路径。

据了解,近年来,朱海军先后带领村民发展起糯稻、魔芋等种植产业,引进外地优质农业公司打造农业基地,开展订单式农业,不仅村民们能增收,村里的闲置土地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优质特色农业正在方斗村一步步壮大。依托村里朝气蓬勃的种植业、养殖业,朱海军还通过入股家庭农场的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高明镇农户正在整理秧苗

农村党组织书记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最一线干部,肩负着传递党的声音、引领农村发展的重任,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

近年来,为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抓粮食安全生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综合能力,大竹县委组织部邀请农技专家专题培训、下派指导组跟踪服务,抓住“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为培育集体经济“增长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把方向教方法。此外,大竹县还引领优秀人才流向基层,因地制宜选派了多名“能打硬仗”的驻村年轻干部,将才智输送到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资源整合”

提振源头活力

正值农管关键期,5月10日,在大竹县月华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育秧机、无人机、旋耕机等各式设备齐全,全员工们正在检修机器设备,虽有蒙蒙细雨,大家依然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育秧、插秧、耕田、收割、收购,农户想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都能提供。”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波告诉记者。

据了解,依托“龙头企业”四川东柳醪糟有限公司、省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等辐射带动优势,月华镇结合“一村一项目”行动,以四川东柳醪糟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整合多村资源成立了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在为现代农业园区及周围农户提供机械化耕作服务的同时,也为园区及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耕、播、种、防、收“一体化”托管服务,带动全镇糯稻种植面积达2万亩,不仅提高了耕作效率、扩大了种植面积,也实现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双增收”。

“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成立后,既提供机械化耕田、播种和收割服务,又负责协调稳定的销售渠道,大大降低了我们种植糯稻的成本和风险,让我们挺直了‘腰杆’,当起了‘甩手掌柜’。”月华镇光华村村民张美政说。

除了“托管式”的农机服务外,农事服务中心还积极带动周围村民就业,成功培养出了一批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农忙时,周围还会有不少村民来服务中心打零工,用工人数能达到100余人。

“目前,我们每年能为入股的村集体增收6万余元,今年,我们新打造了全智能‘循环运动式育秧’大棚,进一步增强了集体经济和月华镇产业发展的动力。”王波说,“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增强带动能力,在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的同时,惠及更多周边的百姓。”

强化“资源整合”,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不仅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提振源头活力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大竹县靠着“培育一个优质项目、壮大一村集体经济、带动一批农民致富”的工作思路,通过创新三级协调、三大抓手、三方共赢“三三模式”,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为农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进一步拓宽村集体与群众增收致富渠道,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坚持藏粮于技

实现“民富粮安”

近日,在大竹县高明镇同心村,制种大户范三正沿着机耕道查看,确保刚撒下的制种水稻公本种子能借着好天气,充分吸收阳光扎根生长。不远处,一行行翠绿的水稻母本已立在田中,轻风拂来,青苗摇曳,召唤着今年的丰收。

“今年,镇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好了,硬化了很多地方的道路,以前种田走的多是田坎,现在好了,不仅出行十分方便,到田里干活,运输肥料、种子、农具都比之前轻松很多,生产效率也提高不少。”范三告诉记者。

据了解,高明镇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粮食生产基础条件。同时,将“一村一项目·党建引振兴”行动与本地支柱产业水稻制种有机融合,采取“党员+农户”结对子、“公司+专合社+农户”签单子、“专家+大户+农业服务中心”铺路子的方式,带动辖区6个村发展水稻制种超1万亩,直接带动制种农户年均增收2.5万元以上。

不只是高明镇,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来,大竹县立足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大竹地形地貌特征,统筹考虑农业产业发展、村民需求等因素,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细致安排各项工程,合理布局,确保规划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大竹县对照国家、省厅提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和标准,因地制宜确定田型调整、田间生产路、节水灌溉等建设标准,实现高标准农田能排能灌、能水能旱、“宜机化”作业,使良田、良法、良机完美融合,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全县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文/图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兰楯 通讯员 熊宏美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