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悦读

老达城的豆芽厂

发布时间:2023-02-01 19:28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郝富成

文李光积


提起老达城的豆芽厂,不由让我想起一则诗谜。谜面是两句唐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谜底呢?有人说是一句歇后语“和尚敲钟——鸣(名)声在外”,我看也是。不过我更想到的是,我们达城的豆芽厂不正是这样的名声在外吗?我这样想倒不是狭隘的地方主义作怪,而是有根有源的。

那还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达城不少青年或青少年学生相继去重庆参工或读书。这些青少年在与他们当地(重庆)的同事或同学聊天时,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夸夸家乡的山水有多美,土特产多么独具特色,还是全国少有的老革命根据地。听到达县同事或同学夸他们的家乡,本地人自然也不甘示弱,也要拿出值得夸耀、值得别人羡慕的东西。

重庆曾经是战时首都,更是重工业城市,重庆钢铁厂是那时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厂,这是重庆人的骄傲。他们认为,别说达县,全省其他地方也找不到这样大型的工厂。于是他们就抬出“重钢”来,并且说:”不用说重钢这样的大厂,就是重钢那两根高大的烟囱,你们达县有吗?“几个达县同学相互挤了挤眼,其中一个人便说道:“你们重钢两根烟囱算啥,你晓不晓得,我们达县的豆芽厂有九个分厂、九根烟囱,知道吗?”

那时候,省内市县间交通还不很方便,重庆人对达县也不大了解,达县的豆芽厂是不是有九根烟囱,尽管将信将疑,一时也无法去追究。但这种既怀疑又好奇的心始终没有放下。几年以后,这些人都已成人成才,他们中有不少子弟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多被分到达县或要路过达县的知识青年,大都会受父兄或亲友的托付,到达县后,一定别忘记去看那个豆芽厂,看看到底有没有“重钢”大、有没有九根烟囱。可见,达城的豆芽厂那时就已经名声在外了。

其实,据我所知,豆芽厂这个名称历史并不久远,而且也没有官方文件的认可,只是人们口头上的习惯称呼而已。但豆芽厂这个地方倒早就存在,而且与那时县城乃至川东北地区最高学府“绥属联中”,后来的“省达中”,现在的“达高中”有密切的关系。这个地方在民国版的《达县志》上叫春牛井,又叫香泉井,位于县城东门外春牛坪上。香泉井和附近的大井,水质清醇甜美、水量充盈、四时不竭。那时在这里制作豆芽的人少,而县城居住的人不多,对豆芽的需求量不大,还谈不上有啥子名气。

到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有外地人兄弟俩来这里,以制作豆芽谋生,加之“联中”在娄元亮任校长后,添设高中班,学生增加,又要举办25周年校庆盛会。为此当局拨款扩建学校,除添建了两幢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外,还把运动场扩大到春牛坪即后来的豆芽厂附近。从那以后,学校教学和师生生活用水,都就近全用坪上井里的水。即使在修通汉渝公路,把学校与后来豆芽厂地段隔开,学校仍用人工挑这里的水。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城实现自来水供应后才结束。而在此前后,豆芽厂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盛到衰的变化。

由于春牛坪上的几口井水量充盈、水质特佳,来这里生产豆芽的人户渐渐多起来,出现了一些专门生产豆芽的小作坊。随着事业兴旺,越来越多的豆芽作坊主人便将原来临时搭建的茅棚改建成板壁瓦房,并逐渐形成一条通向福音堂的小巷。新中国后,国家经济通过三年的恢复期,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1956年前后,随着农村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达城原有各处的豆芽作坊全部公私合营集中成了豆芽厂。全厂分成9个生产组,每个组都有烧热水的大灶,准备在冬寒时节烧热水泡发豆芽。有灶就有烟囱,于是豆芽厂才有9根烟囱吐出的浓烟直上云霄,也才有外地人对达县豆芽厂有9根烟囱的惊叹。不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实现了自来水化,发泡豆芽也不需要集中在豆芽厂,改为分散的个体经营。豆芽厂自然解体,耸立的烟囱被拆掉,豆芽厂也就名存实亡了。

豆芽厂不存在了,但它面前通往滩头河坝的小路还存在。20世纪三十年代末,汉渝公路修通了,横跨州河的大桥还未建成,来往军用或民用车辆,都只能停在大的木船即趸船上渡河。为此这条小路便被拓宽,铺成适合车辆通行的马路,这就是二马路。通川桥贯通后,二马路不再通行车辆,却成了城内民众前往滩头河坝或野猫溪(即野茅溪)方向的便道。很长一段时间这里没有啥子住户,直到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在二马路靠老车坝方向路口和路口附近,才开始有茅草棚出现。住的多是贫困无依,以制作鸡毛掸子、扫帚、撮箕等小生活用具为生的住户。

新中国前的二马路只是条不很宽的泥巴碎石路,从老车坝下行到滩头河坝还拐了个大弯。整条路除开老车坝路口一侧有制作豆芽的人家的住房外,大多是菜园或长有小树杂草的荒地。另一侧则是树深草茂的坡地和较为陡峭的山坡,山坡之上是后来的中山公园即现在的人民公园。新中国后路两边才渐渐有了居民和单位入驻,最早入驻的单位好像是达州市委党校。

除了市委党校,位于原豆芽厂斜对面的四川省渠江中心水文分站,是20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入驻的。我在南江的一位学生,高中毕业后经过培训,即承父志被安排在南江县水文分站马掌铺水文勘测点工作,后因干练勤奋、业绩突出,调到达城的达川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即现在的达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她得知我商调回达高中后,曾来校看过我,还邀我去她工作的地方。还有一位学生,高中毕业后升入大专学习,后分配到位于二马路的四川天府药业有限公司。几年以后,他邀了几位在成、渝等地工作的同学,也是我在外地的学生来达县聚会,还请了我去作陪。我们师生一行除了游山玩水之外,还在他的寓所,也就是后来的成都地奥集团天府药业有限公司的家属院品茗叙谈。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达城面貌日新,二马路也有大的变化。原先冷落僻静的马路慢慢形成街道,街道两边民居、单位也多起来。生产骨粉的化肥厂(后来的骨胶厂)、达县伐木公司(后来的达县木材公司)、煤建公司、达县林业局、商业局、地区电力公司、市政工程处、设计院等,都先后建起了办公楼或住宿楼。

在市委党校大门朝西那条可通往原先凤翎关下的张家湾路,20世纪五十年代末还是一条偏僻小径,曲折坎坷、杂草丛生。我们曾为了扩修现在的通川北路借住在党校时,就必须从这条路赶到工地。那时候那条小路两边都是山峦荒坡,不多的几处农家院落,都分散在山弯树丛中,整个路段冷僻荒凉。以后不久才成立的达竹矿务局的大门,还开在达巴路口附近,矿务局的办公楼和职工住宿楼都坐东朝西、依山势次第而上。在宿舍楼和职工儿童游乐园(幼儿园)侧还有条小路蜿蜒下山,通向张家湾路。


来源:达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