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打造食品医药 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先行地 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访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

发布时间:2023-01-09 16:31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唐庆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作为达州的首善之区、首位之城,通川如何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书记李祝荣。

李祝荣说,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市委站高谋远,必将有力推动达州发展行稳致远。

李祝荣说,一直以来,通川区委始终坚持“服务全市谋发展”理念,自觉强化主城担当,主动将通川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实现了主城振兴。此次全会再次赋予通川“协同打造中心城区发展极核”新使命,从“打造食品医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先行地和建设达州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双重使命”到“三重使命”,通川发展坐标更准、位势更高。市委有新要求,通川理应有着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在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勇于先行、当好示范。区六届三次党代会提出“奏响‘振兴’乐章,做强‘支点’底座”,就是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加快发展、赢得主动,将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底座建得实之又实、强之又强,担当好达州振兴政治责任。

李祝荣说,今天的通川,既有核心主城优势、政策红利优势,更具全域一体优势和产业服务优势。当前,通川正强力推进“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我们有责任更有能力完成“使命”。接下来,通川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使命任务”。

同向而进,坚决贯彻落实重大的决策部署。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新篇章美好蓝图,为我们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围绕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等事关达州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对通川区六届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进行再聚焦、再发力,多方向上对接争取,加快把战略决策转化为推动通川发展的具体行动。特别是以此次全会再次赋予通川“协同打造中心城区发展极核”新使命为契机,进一步对标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主城核心区、结合实际,找准切入重点和着力方向,主动承接“双城圈”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紧扣引领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通川贡献。

沿链而行,着力构建竞争有力的产业体系。坚持把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集聚发展食品医药、智能制造产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升现代产业发展竞争力。强化旧动能升级和新动能培育两手抓,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加快提升通川经开区和哈创科技园、川菜产业园、医疗产业园等位势,奋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抢抓预制菜零售服务新窗口,打造“宝妈私厨”“中央厨房”优质品牌,加快引爆消费热点。深化“园区+基金”模式,支持通川经开区扩区调位,积极申报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园区,主动承接“双城圈”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积极打造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向优而立,全力打造创新开放的服务平台。深度参与达州建设东出北上国际陆港枢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企业秘书”制度,扎实推进“一网通办”,完善服务评价和监督问效机制,努力打造“全市最优、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健全柔性引才机制,构建多元人才雁阵,着力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扎实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加大关键共性领域研发投入,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建省、市级技术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85家。实施“开放发展突破年”活动,加强与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双城圈等重点区域交流互动,深度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用好招商引资“五抓”工作法,引进一批“独角兽”企业、“链主”企业,力争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45个、25亿元以上项目8个,签约总额突破500亿元。

聚势而上,全力争取乡村振兴的国字招牌。通川的乡村振兴正气势如虹,将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助推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撂荒地整治,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立足主城区鲜活农产品供给,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全力打通农村消费升级和农产品上行的末梢循环,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通川北部农旅融合发展,优化“一带两环三廊四片N点”发展格局,推进“一环三支五网”幸福美丽乡村道路建设,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乡贤回引计划,着力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涉农金融改革,推动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推进订单农业、参股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产业链上实现更多增收。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楚甲 刘欢 杨洁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