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大竹农民用手机 写就32万字长篇小说

发布时间:2022-09-28 17:36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李杏

2021年末,大竹县农民蒋小林守在瘫痪13年的母亲床前,开始在一部华为手机上用手写输入法创作长篇小说《卢家沟的春天》。这部被四川省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重点扶持的文学作品,以深沉的笔触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波澜壮阔地把伟大的脱贫攻坚战铺陈在读者面前。

“2022年5月,年过九旬的母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6月才正式出版的《卢家沟的春天》,终没能让她看上一眼。”墙上的遗像挽着黑纱,蒋小林一页页翻读着这部32万余字的小说,蒋母鼓励的话语似乎穿过阴阳:“儿啊!你坐起来继续写字啊!”

一个农民写农民的故事

腊月的寒风刮得布满铁锈的卷帘门呼啦啦作响,蒋小林用卫生纸塞紧晃动的门缝,看母亲在书桌边睡得安详,便又拿起手机开始输入文字。这样的姿势他坚持了13年,写出了200余篇散文共上百万文字,磨坏了好几部手机屏幕。在这间位于大竹县城华蓥路每个月只要300元租金的旧仓库,门口一台台货车排着队等着过磅,不远处有废品收购站的老板正嚷嚷着和拾荒者砍价,唯一的家用电器只有昏黄的吊灯随寒风摇曳。

又是一个通宵的枯坐,小说情节依然无法推动。蒋小林丢下手机,一声长叹后便歪倒在书桌旁的床上,心力交瘁。他正在创作第一部准备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卢家沟的春天》,这部书是过五关斩六将才得以在四川省作协立项。为了防止闭门造车,蒋小林多次到大竹县曾经的贫困地区进行考察。许是近期看过太多优秀的同类题材作品,他一度对自己写的东西产生怀疑,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堪入目。创作就这样进入瓶颈,省作协的截稿时间迫在眉睫,出版社也再三来函催促……一个作家最灰暗的时刻莫过于此。

“儿啊!你坐起来继续写字啊!”蒋母不知何时清醒过来,见儿子趴在床头,猜他写书遇到了麻烦,便用手抚摸着他的头。“母亲的鼓励,是自己这十多年来在文学道路上不停探索追求的动力。”蒋小林说,很多人都说搞写作是一件苦差事,但其实对自己而言,文学创作是人生最美好的事。

蒋小林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走出大竹的农民工,伐木、烧砖、挖矿……四处奔波,干尽了世间的苦活。他说:“那个时候娱乐项目少,工余时间只有旧书废报可看,谁知一读就上了瘾,只要一闲下来,矿洞中看、林场里看、窑火旁也看……好文章看多了自然就想写,我的第一篇散文《北国冬天的童话》就是在东北伐木的时候发表的。说来也怪,东北林海雪原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我靠在树下读书和写散文,浑然不觉得冷,文学让我热血沸腾。”

“从字里行间,读得出他是一个吃过大苦的人。他把笔下的农民写得很悲,不同于卖惨,是一个真正的农民写一个真实农民的故事,如他自己、也像中国千百年来的农民,非常刻骨。”一位资深作家在读了蒋小林的很多作品后这样评价。

文学让生活变得美好

记者见到蒋小林时,他正在旧仓库里收拾奖状和刚刚出版的小说《卢家沟的春天》。一个50升的塑料收纳箱里装满了他近年在《散文选刊》《龙门阵》《华西都市报》《达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后的样书和剪报,然后就是参加全国各地征文获奖的奖状和一些文学著作。蒋小林拍着几个箱子骄傲地说:“这就是我的‘宝藏’,辗转全国各地打工都未曾丢失过。”

照顾蒋母的这十三年里,蒋小林挣钱的机会很少,早年打工攒下的积蓄也所剩无几,虽然在各地的媒体发表过不少稿件,但文学稿酬微薄,未来何去何从?靠什么生活?其实他心中一直没有底。“暂时就这样再写下去吧,文学让我觉得生活变得美好。当然,目前最紧迫的是找一份工作,但不能影响创作。如果不能兼顾,就回乡下去种地,当个农民总能自由自在地写,反正儿子已经长大,我孤身一人,随遇而安。”

在大竹县作协的会员当中,蒋小林写作的勤奋有目共睹。十多年里,他除了侍候母亲,每天创作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有时一天能写上万字。除了散文被数十家报刊登载,他的电视文学剧本还被重庆电视台拍成电视剧,在重庆卫视播放过。当初《卢家沟的春天》立项,大家都觉得截稿时间太短,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蒋小林硬是只用四个月写出这部32.6万字小说的初稿。他不会用电脑打字,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他守在病危母亲的床前,没日没夜在手机上一笔一划写出来的。

“社会过于浮躁,经济效益的追求让文学创作群体不断流失,还有很多作家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与浮躁,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创作状态。但是蒋小林不同,他在那样的环境下还坚守着纯粹性的文学创作,协会里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大竹县作协文友朱晓梅、陈德琴、王晓林等对蒋小林的创作精神都非常推崇,希望他的文学之路走得更远。

人物名片

蒋小林,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大竹县作家协会理事,农民作家。有作品见于《散文选刊》《华西都市报》《龙门阵》等报刊。曾获四川省直工委、省乡村振兴局、省地方志办公室“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一等奖,“抒写巴山——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达州市成立20周年”征文获三等奖,“达州商都杯·我与晚报二十年”征文获三等奖。与人合作长篇神话小说《上古恋神魔情缘》签约纵横中文网,广受读者喜爱。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龚俊 王梅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