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8 16:11
“唐甜?好甜的名字,一定是个美女吧?!”
“一看这个名字就是女生嘛!”
……
就在大家猜测的时候,会议室走进来一个穿着交警制服和黄马甲的精神小伙,微笑着自报家门:“大家好!我叫唐甜!你们是不是很失望?”
啊?!原来唐甜是他!一个看起来很清瘦的小伙。
“取名‘唐甜’,是因为我爸妈感情甜蜜,生活幸福,他们希望我以后的生活也能甜甜蜜蜜。”唐甜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有人说,他们身份特殊、外出执勤时有时还会遭到群众非议,但他硬是憋着一股子劲,用16年的坚守与奉献,向大家证明:不一样的肩章,一样的担当!
这就是唐甜,宣汉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城区二中队辅警,2006年加入宣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至今。
争先:投身疫情防控战场
在疫情防控的危难时刻,唐甜冲在宣汉县公安交警队伍的最前列,奋战在战“疫”一线,以担当兑现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的誓言。
今年9月,达州疫情出现多点散发时,作为交管工作的主力军,交警大队的民辅警更是责无旁贷。为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好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唐甜坚决服从大队安排,24小时值守宣清路卡点,协助开展入宣人员体温监测和车辆盘查工作,严把“防疫关”;排查分析从重点疫区入宣车辆运行轨迹,为涉疫人员“落地即查、应查尽查”提供了重要依据,严把“蔓延关”;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规定,严把“输出关”。
从9月12日开始,唐甜每天早上8点准时从宣汉天生方舱医院开道,将转运大巴车安全护送至达州金垭机场,中午12时许,转运人员班机抵达,他又开着警车为转运人员护送开道送至宣汉天生方舱医院。8天时间,每天连轴转,吃住都在警车上,矿泉水和方便面成了主食。
从疫情开始,他没有周末,没有中秋,只有默默坚守。
正气:“拼命三郎”冲锋在前
唐甜常常提醒自己,为群众服务就要坚决做到无条件,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冒着危险,破车救出事故女子;疏导堵塞交通,坚守宣清交通路段3个多月;被车撞倒昏迷在酒驾查缉现场,第二天又返回工作岗位……唐甜被领导和同事称为“拼命三郎”。
2021年8月中旬,宣汉境内连日强降雨致多处山体滑坡,省道303线宣南路“马泥爪”路段受大面积山体滑坡损毁严重,交通干道中断数月,大量进出南坝、樊哙方向车辆绕行宣清路。
因绕行线路属乡村道路,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堵车和危险情况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唐甜主动请缨,和同事一道执守宣清路上3个多月。
时逢年底春运节点,唐甜和同事们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顶着巨大防疫压力,保障一批又一批群众急需生活物资按时安全抵达。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哪里有堵塞,他就出现在那里。
2020年7月,唐甜与大队民警巡逻至G210线1854KM处,发现一辆小货车侧翻在道路边。唐甜和民警紧急停车上前查看情况,发现事故车辆里一名女子被困在驾驶室,呼吸困难,情况紧急。唐甜与民警立即展开救援,用随身携带的警棍果断破窗,徒手撬开夹住女子身体的金属部件,合力将她成功救出。
得知该女子的手机遗落车内无法联系家人,唐甜再次钻进受损车辆仔细搜寻,找到手机后,女子及时与家人取得了联系。
此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称赞。事后,提及此事,唐甜很淡然:“我只是做了一名交警应该做的事,群众有难,我肯定会帮助他们。”
奉献:亏欠最多的是家人
“爸爸,今天是中秋节,你回不回来陪我和婆婆吃饭?”
“儿子,今天太忙了,我回来不到哦。”
“你经常都说回来不到,工作忙……家里只有我和婆婆……呜呜呜……”
“儿子莫哭嘛,爸爸是交警哒嘛,要执勤疏导交通。这样好不好,我负责努力工作,你负责好好学习,我们一起加油嘛!”
“那好嘛,你值完班就回来陪我哟,我会好好照顾婆婆的。”
……
这是9月10日中秋节那天,唐甜和儿子的一通视频电话,这也是他与家人相处常态。
今年中秋节,唐甜依然没有回家,和家人一起团聚。
在宣汉县师源外国语学校就读五年级的儿子,不仅成绩优异,还是学生会干部。唐甜妻子长年在北京务工,自己因成天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年幼的儿子,操持家务和教抚孩子的重担便托给了年迈体弱的母亲。
谈到家人,唐甜总是心生感恩,他深知,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赢得群众的满意,就是对他莫大的肯定,也是家人对他最大的期许。他深信,母亲、妻子和儿子的支持和理解,是他前行路上最温暖的避风港。
16年来,唐甜坚守在交通管理一线,屡获表彰——2013年被评为“优秀岗位能手”,2016年被评为“优秀标兵”,2017年被评为“优秀骨干”,2020年被宣汉县公安局授予个人五等奖;2021年被达州市公安局授予个人三等奖;2022年被授予达州市“最美警务辅助人员”称号,入围2022年全省“最美辅警”候选人。
唐甜,真的抿甜。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静 廖小梅摄影报道
来源:达州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