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县头条

又是一年好“丰”景!

发布时间:2022-08-23 23:55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李杏

眼下又到了收获季,通川区各地种植的水稻相继成熟,金灿灿的稻穗铺满了稻田。趁着天气晴好,农民们抢抓有利天气进行收割、搬运、储藏,确保秋粮颗粒归仓。今年来,通川区秋粮播种面积40.6万亩,预计总产量16.8万吨。目前,通川区已完成水稻收割20万亩以上。

8月23日,记者走进碑庙镇盐井村看到,阳光照耀在一大片金黄的稻田上,稻穗饱满,稻香飘扬,一台大型收割机不停地穿梭在稻田里,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断地被卷入收割机,经脱粒处理后通过自动化管道全部统一装车、运输。不一会儿,5亩稻田便完成了收割。在这丰收时节,农机可是农户们收割水稻的“得力干将”,不仅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更有效助力农业丰产丰收。

“以前秋收叫做农忙,每家每户要招呼亲戚朋友一起上阵,收割、脱粒、晾晒,前前后后要忙近一个月。现在一家人到地里跟到机器后打包谷子,送回家晾晒就行了,省心多了。”盐井村七社村民周明仁一边给装好的稻谷封口,一边笑着说。

“平整地块我们用的是联合收割机,复杂地块我们用的是小型收割机,联合收割机每亩花费10多分钟,一天能收40多亩。”现场作业的农机手介绍道。

据通川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股股长吴传贵介绍,为保障农户秋收的安全生产,已提前对接掌握各乡镇农机机具的需求量,联系到河北、河南等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主,并建立完善跨区作业服务点15个,及时为机手和农户提供咨询对接,全力保障机收工作顺利开展。截止目前,已联系收获机械87台,其中本地42台,外来45台,累计收获11.8万亩。

除了机械收割,传统手工收割方式依旧是一道独特风景线。在相隔10多公里外的青宁镇天断村,村民们也趁着晴好天气抢收着水稻。不知是谁家的镰刀,首先打破了这田野的宁静,但在凌晨四点一场关于收获的大幕便早早拉开。

大地枯荣有序,山野色彩分明。清晨6时许,厚重的夜色已渐撕开,眼前的天断村,稻田里是一片黄澄澄的希望和喜悦。漫步田间,氤氲的稻香弥散着太阳的热烈和饱暖的华彩。在村民们的镰刀挥舞中,稻穗欢呼着生命的又一次沉潜和升华,与脱粒机的轰鸣,共同演奏着一曲曲秋收的欢乐之曲。

“我早上5点就来了,准备整到11点就收工。今年种了15亩水稻,收个15000斤没得啥问题。”早起收割的天断村村民鲁登明捧起一大把新收的稻粒,放在鼻尖深深地嗅了嗅,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洁 刘欢 张靖/图)


最绚丽的秋天


不在山川河流间


不在唐诗宋词里


而是那田间地头


农民繁忙的烟火气息


是那满地斑斓的丰收色彩


来源:掌上达州